但随后,他就接连经历了3次失败:
第一家店开在城中村,人流虽密,但是消费能力不佳,人们尝过鲜后生意渐渐冷落;
第二家店没开多久,就赶上修路被封;
第三次张红超跟人合伙,他管销售,合伙人管账,一年下来,张红超虽然感觉生意不错,可合伙人却以生意不佳为由没分给张红超多少钱,两人不欢而散。
1998年的冬天,刨冰店里连个人毛都没有,心灰意冷的张红超又开始琢磨:合肥经济比郑州要发达,去合肥卖冰糖葫芦,指定能挣钱!
于是他脑袋一热,便赶去了合肥。
让张红超没想到的是,卖刨冰要看天气也就算了,这卖糖葫芦还要看老天的脸色。
合肥的冬天,天气很潮湿,每次他做好的糖葫芦很快就返潮了,一个冬天过去,张红超也没卖掉几根。
第二年春,张红超眼看夏天要来了,他一拍大腿:回郑州,继续卖刨冰!
此时的他不会想到,这一回,他竟然跟拆迁队较上了劲。
二、四拆五建 流离失所
第二次创业的张红超可聪明多了,他把店面选在了母校附近,专做学生们的生意,并将店名改为蜜雪冰城。
事实证明,无论到啥时候,学生跟奶茶都是天生的绝配,一到夏天,学生们就跟小鱼苗一样蜂拥而至。
到了冬天没人吃刨冰,他也没闲着,而是做起了家常菜。
一块五的酸辣土豆丝,两块五的扬州炒饭,五六块的荤菜,主打一个亲民实惠,再加上味道还不错,很快就引来八方食客,生意也日渐兴隆。
然而好景不长,另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正向他慢慢走来。
此时正赶上中国城市化的高速扩张期,特别是郑州这样的城市,拆迁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寻常,张红超的蜜雪冰城也没能逃过时代的洪流。
蜜雪冰城第一家店开了不到半年,就碰上旧城改造。
此后,张红超开一家,就被拆一家,往往上一家店还没被拆干净,他就开始盘算下一家店的选址了。
就这样,4年时间内,张红超被拆了四家店。他看着从乡亲们那打来的借条,欲哭无泪。
3次关门,4次被强拆,有人曾将蜜雪冰城早年的创业经历总结为"四拆五建",可见创业之艰辛。
后来弟弟张红甫回忆起哥哥的创业史时则坦言:"他就是苦大仇深型创业者。"
而这种"流离失所"型的创业状态,直到2003年前后才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