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夏秋季节交替之际,今天是8月19日,恰好迎来了"出伏"。此时来到了季节转换的重要时节,整个自然万物将会焕然一新,盛夏的灼热气浪在悄然收敛,秋天的凉意开始慢慢渗透进来。这是大自然递给我们的信号,告诉我们:那个傲人的炎热酷暑的盛夏就要离开了,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了。
眼下,我们已经迎来了出伏,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安心等待着酷暑离去,凉秋到来嘛?那可不一定哦。答案没那么简单,而且恐怕要让人失望。
今年农历有个闰六月,在闰六月出伏,这就导致了炎热酷暑天气会被拉长。而且出伏时间也比较早,处暑节气还没到,就出伏了,这就很可能会导致,我们所期盼的清爽秋日不会如期而至,反倒可能被盛夏的余威绊住脚步。最可怕的是,出伏之后,很有可能会出现"秋老虎",一旦出现,那灼热的烈日、黏腻的空气,恐怖的高温将再次出现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秋老虎:是指三伏出伏以后,一段短期回热天气,气温一般是在35℃以上。秋老虎主要出现的时间,是在处暑节气前后,因为其就像一只老虎一样蛮横霸道,所以民间称这段时间为"秋老虎"。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并且不一定每年都出现,让人难以捉摸。
一旦出现秋老虎,就会出现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天气。天气特点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虽然此时气温较高,但与盛夏的闷热不同,秋老虎是燥热。总的来说就是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不过也不能小觑它的威力,防暑防晒工作还是要做好。
今天就出伏了,那么今年会有秋老虎吗?会热到什么时候?看农谚怎么说:
出伏无雨暑难消,廿四火炉烧
从这句话来看,出伏当天的天气十分重要,能影响后续的天气情况。如果出伏当天,没有出现下雨的天气,反而是烈日当空的大晴天。那么则预示着着盛夏的暑热气息将会难以消散,迟迟不肯褪去。后续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会保持这种晴热少雨的天气,高温、烈日仍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炎热的天气,让人感觉一整天都置身于燃烧的火炉中,让人备受煎熬。
出伏依旧热,留伏到白露
白露:秋季第3个节气,是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冷空气转守为攻。
出伏当天,是气候由热转凉的重要时间节点,这个时候,不说暑热立刻散去,但是也应该是收敛了几分的。但是,如果这天暑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依旧张狂,热到不行,这盛夏的暑热天气,并没有随着三伏天的离开而消散。那么则预示着后续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保持这种晴热天气,暑热余威迟迟不肯离开,暑气依旧盘踞不去。甚至很可能这种晴热天气会一直保持到白露节气的时候,才会开始消退,凉意才会到来。
出伏北风凉,秋后加衣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出伏当天,出现了刮北风的情况,那么则意味着天气气候开始发生了转变,这个刮北风就是一个信号。北风出现,就意味着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会慢慢渗透驱散暑气,会使得天气慢慢开始由热转凉。那么也就预示着天气开始变化了,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天气就会变凉,气温会慢慢下降,早晚温差拉大,就需要适时的添加衣物了。
凉爽天气到来,9月还有秋老虎吗?
不少人看过秋老虎定义了,或许就不会这样说问题了,因为在气象学上,秋老虎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底至9月之间。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大家看明白了没?其实在9月之中,还是存在秋老虎的活动,只不过不同区域呈现出差异化。
而对于我国今年的9月来说,按照现阶段的趋势来看,这一波凉爽天气持续时间不会太久,预计在9月3日之后,西北太平洋区域的副热带高压卷土重来,再次出现高温的发展。
从分布情况来看,长江中下游区域又是重点,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区域的高温热相对较为明显一点,不少区域可能达到35度以上,如湖北通城,最高气温还可能达到37度左右,所以,也说明了还是有点热,对于是否再次出现40度,正常情况来说,应该不至于还会那么热,但具体要看后续的表现,当下是趋势为主。
所以,9月还有秋老虎,高温还会重来,大家要做好准备。今年到底多久可以结束,这还是未知数,只能说热已经成为常态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