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国反制美国,莫迪收到了好消息,中方大使在关键时刻发声力挺

2025-09-01 17:50  郑州广播电视报

25国反制美国,莫迪收到了好消息,中方大使在关键时刻发声力挺:坚定同印度站在一起

据报道,2025年8月,这场看似"物流小事"却引爆全球舆论的风暴,恐怕连特朗普和白宫都没料到。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打击印度、惩罚中国,结果反噬全球供应链。联合国万国邮政联盟最新数据,已有25国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俄罗斯、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几乎一夜间"集体断供",美国本土的电商和物流体系顿时陷入"瘫痪预警"。

美国这轮"包裹战争"起因并不复杂。特朗普政府叫停了对小额进口包裹的免税政策,要求所有入境包裹都要严格报关、提前电子数据申报。俄罗斯邮政直接暂停所有发往美国的商品邮寄业务,普通信件还能勉强流通,但涉及商品的跨境包裹彻底"卡死"。韩国、印度、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奥地利、丹麦、比利时、瑞典、瑞士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等亚太经济体,纷纷"甩手不干",邮政渠道直接封死。

这些国家的动作绝不是"跟风"--美国新规下,包裹清关时间不确定、关税金额大幅上涨,申报责任和物流风险全部转嫁给发件国邮政。韩国邮政甚至明说,EMS也停了,用户只能通过UPS等商业公司寄快递,而所有关税都得收件人自己买单。保加利亚邮政也明确,美国要求的电子预申报数据必须实时传输给美方,不达标就退包裹或销毁。印度邮政、澳大利亚邮政、新加坡邮政等老牌国际物流玩家也果断跟进。物流链一断,跨境电商商家焦头烂额,美国消费者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美国自诩为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的"守门人",结果一己之力把自己变成了邮政"孤岛"。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凯托学会的报告算得很明白: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最先受伤的是美国本土的低收入群体,因为他们最依赖跨境电商和"便宜货";物流企业、第三方仓储、清关代理也会雪上加霜,成本激增、时效崩溃,最后连美国本土的消费信心都要跟着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