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三周年丨从"单点突破"到"多点开花" 今年战线会有大变动吗?
2025年2月24日是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的日子。这场冲突剧烈冲击地区安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同时深刻影响全球。
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伊始到现在,俄乌双方进行了持久的攻防和拉锯。但在过去的一年中,战争的天平似乎已经出现了倾斜。当俄乌冲突步入第四个年头后,战线还会有大变动吗?
攻守逆转:乌军反攻基地已成俄军战略跳板
1月24日,当俄军士兵在大诺沃西尔卡升起俄方旗帜时,这座南顿涅茨克要塞的命运已然注定。三天后,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完全控制了这座重镇。
大诺沃西尔卡的易手在战略上具有双重意义。俄军既夺下了乌军在南顿涅茨克最后一个后勤中枢,又获得了直插乌克兰腹地的战略跳板。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夏天,乌军精锐正是从这里发起了"扎波罗热大反攻"。
俄军不断发动钳形攻势 乌军一退再退
在俄乌冲突爆发三年之后,东欧平原上的攻守之势已经逆转。从1月6日开始,乌军在一个月的时间接连失守库拉霍沃、大诺沃西尔卡和捷尔任斯克三处要地。俄军不断发动"钳形攻势"迫使乌军一退再退。
俄军已基本跨过乌军经营十年的"堡垒群"
"多点开花"--这正是2024年俄乌战场与2023年的最大不同。一年前,俄乌的攻防焦点只有阿夫杰耶夫卡这一座城市。然而,当俄军成功突破这一要塞后,乌军的后方明显没有做好准备。
从夏季到冬季,俄军的攻势始终没有减弱。当俄军前锋抵近波克罗夫斯克,也就是红军村外围3公里时,西方军事观察家们突然意识到,俄军已经基本跨过乌军经营十年的乌东堡垒群。战争的天平开始向俄军倾斜。
乌军突袭库尔斯克 意图夺下重要谈判筹码
当然,乌军也并非没有还手之力。去年8月6日,乌军突然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展开"闪电突击",控制了约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俄方的分析认为,乌军最初的战略计划应该是要攻占库尔斯克核电站,逼迫莫斯科和谈。
"无法止血的伤口"乌军被迫拆东墙补西墙
不过,乌军未能再进一步,运动战又变成了消耗战。库尔斯克变成了一处无法止血的伤口。乌军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窘境,间接导致俄军在9月和10月的快速推进。俄军攻势在去年11月达到高峰,其进攻速度已经回到2022年3月,也就是俄乌冲突刚刚爆发时的水平。
俄军已在兵力和弹药数量上占据优势
西方媒体普遍承认,经过三年的战斗,俄军已在兵力和弹药数量上占据优势。此外,2024年俄军开始大规模使用FAB-3000等滑翔制导炸弹,而光纤制导无人机的广泛使用也让乌军的装备难以躲藏。
乌军仍有一战之力 民心士气是关键隐忧
不过,乌军仍然具有一定的反攻能力。目前,乌军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兵员数量和士气。英国《卫报》1月31日报道称,2024年由北约训练的几个旅甚至出现成建制的逃亡。一场"逃兵危机"正在乌军内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