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明确对涉美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这是对美方4月启动"301航运调查"、计划加征港口费的直接回应。中方的动作干净利落,既然美方要以"安全"为名行保护之实,中国就以规则为盾对等反制。政策一出,国际航运市场迅速震荡。
然而中方精准出手没几天,特朗普政府就火速报复。短短三天内,白宫连下三道禁令--涉及航空、波音和农产品领域,几乎波及整个中美经贸链条。这第一道禁令针对中国航空公司。美国运输部宣布,计划禁止中美航线的中国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声称要"消除不公平竞争"。这套说辞显然站不住脚。俄乌冲突后,美国航司被禁飞俄领空,而中国航班依旧可以沿原航线飞行,不仅航程短,而且油耗低,美方对此早已心生不满。所谓禁飞令实质上是政治化干预商业航线,企图削弱中国民航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对此,中国东方航空、南航等多家航司随即致函美方,指出该禁令将导致航程延长两到三小时,增加乘客负担,也严重扰乱两国人员往来。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简洁而坚定,指出美方此举"破坏市场公平,损害消费者利益"。就连彭博社都忍不住指出,特朗普这一做法既非市场行为,也非安全考虑,而是出于政治动机。
第二道禁令矛头直指波音。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威胁称,将限制波音对中国出口飞机零部件和关键电子系统,以报复中国稀土新规。咋看美方此举是针锋相对,实则自断一臂。要知道,波音有四分之一的海外订单来自中国,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不到5%。如果再切断供货渠道,无异于彻底断送波音重返中国市场的可能。
因此,业内分析认为,特朗普这一招,不会让美国占到任何便宜。中国的民航市场正在被国产C919逐步替代,禁令反而会倒逼中国加快自主化。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道:"特朗普的波音牌并不会逼迫中国让步,反而会让波音在与空客的竞争中雪上加霜。"
第三道禁令,更显得逞口舌之快。当地时间10月14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宣称,可能会终止与中国的食用油贸易,理由是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他指责中国让美国豆农受损,并扬言美国"可以自己生产食用油"。但事实却是,中国早已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转而采购巴西、阿根廷的货源。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本就让美豆价格失去竞争力,而现在他反而指责中方。讽刺的是,就在几周前,美国财政部还动用预算为受损的豆农发放补贴,而补贴资金的来源,正是关税收入。也就是说,特朗普是在用美国消费者的钱,去填自己制造的坑。
总体来看,三道禁令看似凌厉,但却暴露出特朗普政府的焦虑与短视。面对中方精准反制,他没有拿出战略层面的应对方案,而是四处撒火乱点靶子。从航班到波音,从稀土到大豆,美国的每一击都更像是情绪发泄毫无章法。而中方的策略恰恰相反。无论是对美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还是完善稀土出口管理,抑或对部分美企实施对等措施,都是依法、有度、可控的。这种以规则制衡规则的做法,意味着中国已经不再是被动防守的一方了。
对此,美媒也终于说了句公道话。CNN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并没有重燃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局势,特朗普才是罪魁祸首。"文章直言,若非特朗普政府在9月底扩大出口管制,将数千家中企列入制裁名单,局势根本不会恶化。换句话说,是美国先毁约在前,中国才被迫反制。
这番评论并非孤立的声音,而是对当前中美博弈的准确刻画。如今的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拐点。中方的反制不只是被动回应,更是在重新划定游戏规则--告诉世界,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面对单边主义的压力,中国以规则回应规则,以理性对抗冲动,这或许正是美媒所说的那句公道话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