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青菜头创造百亿产业,惠及数十万农民,涪陵榨菜凭什么“出圈”

2025-08-15 16:18  第一财经

一颗青菜头创造百亿产业,涪陵榨菜凭什么"出圈"|活力中国调研行

在长江与乌江交汇的重庆市涪陵区,有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小菜头正在释放巨大能量。在百年传承与创新驱动下,已蜕变为撬动百亿产值、惠及数十万农民的支柱产业,成为长江经济带上闪亮的"绿色名片"。

8月14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涪陵。这里是全国最大最集中榨菜产区,约占全国近四成产量。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涪陵榨菜产业产值已经突破150亿元,预计到2027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

百年传承成就产业龙头

所谓榨菜是对榨菜原料与榨菜制成品的统称,其原材料叫青菜头,学名为"茎瘤芥",是茎芥的三个变种之一。变种后的青菜头其靠近地上的茎部特别膨大肥实,呈近圆球形故称"茎瘤芥"。

茎瘤芥发源于重庆、四川长江流域,其中,地处北纬30°的涪陵地区(涵盖涪陵、垫江、丰都等区县)是该物种的核心演化中心。独特的天时和地利造就了涪陵优越的产地条件,也使涪陵成为全国榨菜产业的中心。

涪陵榨菜的发展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从手工作坊生产,到现代化、智能化生产,涪陵榨菜历经120余年,不断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突破,成为我国酱腌食品的后起之秀,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

目前,涪陵区拥有"涪陵榨菜""Fuling zhacai""涪陵青菜头"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涪陵榨菜""乌江""餐餐想""辣妹子"4件中国驰名商标,获"榨菜全产业链典型县"称号,2024年,"科技赋能绿色转型 涪陵榨菜焕发新生机"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涪陵现有榨菜原料种植农户16万户、半成品加工户1700余户、榨菜股份合作社197个,榨菜生产企业46家,其中涪陵榨菜集团是中国酱腌菜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涪陵区半成品加工能力达80万吨以上、成品加工能力60万吨以上。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建设以涪陵为主导的"长江上游榨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024年,涪陵区种植青菜头面积74.03万亩,总产量190.8万吨,实现人均榨菜纯收入3805元,实现总产值155.45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7%、10.12%。目前榨菜产业已发展成为涪陵区乃至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最大民生产业。

《重庆市涪陵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提出,实施品种培优工程、品质提升工程、品牌打造工程,推动涪陵榨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全区青菜头种植面积稳定在75万亩,青菜头总产量190万吨,产销成品榨菜65万吨以上,实现榨菜产业总产值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