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5年,省域经济何以变化?
过去一年,内地31个省份中,有23个省份增速持平或高于全国增速,但只有8个省份完成了年初的既定目标。
今年各地的增速目标又如何?光大证券统计,2025年有15个省市下调GDP目标,15个省市保持不变,只有天津从4.5%上调到5.0%。
省市层面相对谨慎的背后,在于大环境出现了一些或短期或中长期的变化,前者指向的是经贸博弈,或者则是房地产调整与产业革命。
其一,"懂王"卷土重来,关税大棒四处挥舞,或对外贸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特朗普上任伊始,就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对中国加征10%关税。但在各国出招应对之下,美国已暂缓对加墨两国开征关税。
关税大棒之于特朗普,只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筹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加墨两国一承诺打击非法移民和贩毒活动,关税威胁随即烟消云散。
因此,这一轮经贸冲突或许不同于2018年。
美国本身面临"滞胀"风险,而制造大国开始全球布局,对于加征关税普遍强硬反制,关税威胁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其二,房地产经过几年大调整,部分地区已回到合理水平,未来"止跌回稳"可期。
在刚过去的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商品房销售面积9.7亿平方米,而高峰时期达到18亿平方米。
在黄奇帆看来,中国房地产已经调整了将近4年,无论量价都已出现明显回落,2025年有望止跌回稳,形成未来发展新阶段的起点。
不过,止跌回稳不等于开启新的上涨。大环境不同,经济周期不同,社会预期不同,历史不会再简单重复了。
其三,新旧动能的洗牌仍在加速,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其他产业同样难置身事外。
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都是区域经济洗牌的契机,从机械革命和信息革命无不如此,而这一次从新能源汽车到人工智能,同样如此。
产业变革还在进行时,远未终结。即使进展最快的新能源汽车,淘汰赛仍在继续,谁能笑到最后,依旧悬而未决。
省市竞争,不进则退。押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就是押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