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0强省,谁进谁退?
总体来看,粤苏鲁浙位次仍旧保持不变,广东率先迈过14万亿大关,连续36年蝉联中国第一。
需要注意的是,粤苏差距有所收窄,面临江苏"追兵渐进"的风险。
粤苏之间,除了GDP总量最为接近,税收净上缴、养老金净贡献、出生人口等核心指标仍旧相距甚远,可参阅《经济第一大省,定了》一文。
山东、浙江双双站上9万亿,山东离10万亿只有一步之遥,即将成为北方第一个10万亿大省。
在最新2035规划中,山东获得"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工业基地",无论对于缩小南北差距还是区域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最受瞩目的第五大省之争结果揭晓,四川赶超河南并守住了第五大省之位。
借助新能源汽车陆续投产,河南经济实现强劲反弹,但仍落后四川1000亿元左右,未来几年,第五省之争仍将继续。
湖北同样站上6万亿大关,并拉大与福建、湖南之间的领先优势,彻底摆脱了当年疫情带来的超预期冲击。
过去一年,最大的变化当属上海赶超湖南,跃居第九,而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安徽,离前十仍有一步之遥,与上海的差距反而有所拉大。
上海晋级,正是第五次经济普查的结果。借助虚拟租金、第三产业调增的助力,上海GDP一跃迈过5万亿大关,成为全国首个5万亿城市。
无独有偶,在十强省之外,同为五经普最大受益者的北京,GDP总量再次赶超河北,重回京津冀第一大省之位。
上海、北京都是这一轮经济普查的最大受益者,调增幅度分别刚打14.2%、13.9%,彻底拉开与深圳、广州之间的距离。
显然,作为直辖市和超级城市,京沪无论行政级别、国家定位还是政策优势、战略倾斜,均远超一般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