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面对特朗普新提出的200%关税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相当简洁:"我们已经就关税问题多次阐明中方立场。"
这句话虽然简短,但信息量很大。从表面上看,中方似乎没有提供新的信息,但实际上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方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不会因为威胁而改变。这种回应方式既避免了被美方牵着鼻子走,也表明了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坚定态度。
而特朗普的施压还没有就此结束。据美国媒体披露,除了稀土出口问题外,特朗普还打算在新一轮的中美谈判中提出一个全新的议题,那就是要求中国增加进口美国大豆。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也聊过,现阶段中方进口的美国大豆基本归零,未来9、10月份的订单,中方基本都已经交给了南美尤其是巴西这样的国家,美国农民基本没有收到来自中国的订单。
这背后的原因,相关各方都比较清楚。一方面,由于美国的关税制裁,中方在反制过程中,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也加征了至少15%的关税,因此中方进口美国大豆的成本较高,选择转向其他供应商是市场的自然选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在谈判前夕加码施压,提出稀土和大豆双重要求,这种策略能否奏效还有待观察。
一方面,稀土确实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但全球稀土供应链已经相当复杂,简单的威胁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大豆贸易涉及农业、经济和战略多个层面,中方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替代供应渠道,短期内大幅改变采购结构的可能性不大。
更重要的是,这种在谈判前夕加码施压的做法,可能会影响谈判氛围。国际贸易谈判通常需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过度的威胁和施压往往会产生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