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陕西考古队在秦始皇陵附近陪葬坑挖到了"兵马俑",消息一出,轰动整个世界,因为无论是"兵马俑"的制作工艺还是烧制方法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出乎人们意料,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顾名思义,"兵马俑",就是以活人模样为模板,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作的一种雕像品。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为什么用"兵马俑"而不是活人作为自己的陪葬品呢?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嬴政一继位后(公元前246年),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直到他死后(公元前210年)也未竣工,一直到公元前208年才修好,时间长达38年之久,整个陵墓工程更是动用了80万人力。可以这么说,秦始皇早早生下,就想到了在地下也要过上荣华富贵、众人拥护的生活。
按理说,秦始皇这样一位千古一帝,又是这样一个如此在乎死后生活的人,怎么在他陵墓陪葬坑里就没有发现活人,而只是发现了"兵马俑"呢?应该说,这是一个谜,因为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很多贵族用活人殉葬,可以这样说,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用活人殉葬也是无可厚非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秦始皇选择"兵马俑"作为自己陪葬品,而不是活人呢?真实原因到底究竟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秦始皇用"兵马俑"为自己陪葬,其实跟用活人为自己陪葬差不多。考古出土的"兵马俑"共有八千多个,每个装饰神态都各异,个个更是栩栩如生。在意义上,用"兵马俑"还是活人殉葬,都差不多。
第二,秦始皇害怕,不敢用活人作为自己陪葬品。因为他想到了商朝,想当年商朝是如何地不可一世,人殉制度又是如何地泛滥成灾,贵族死后用活人为自己殉葬,国王死后用贵族为自己殉葬,真是惨不人道。结果怎么样呢?不得人心,被周朝所灭,而周朝则吸收教训,废除了人殉制度。秦始皇可不想重蹈殷商的覆辙,他可是想让皇位永远传之于子孙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