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外面也是预制,自己预制不更放心?"
类似的评论在社交媒体随处可见。
对打工人来说,每天下班都能自己做饭是一种理想状态。
更多人恨不得一回家就瘫软在床上回血。
"预制菜"的定义依旧存在争议,年轻人在混沌中摸索出一种更适合自己的做饭方式。
"自制预制菜"成了一种折中选项。
厌倦了食堂和外卖的年轻人,在周末走出家门,囤菜、切配、分装,一次性做足五天午晚餐,然后迅速送进冷冻室。
尽管都是自制,但也有细微区别。
有人自制是为了方便。
牺牲周末两小时,换一周安心的午餐,从时间成本考量,似乎很划算,何尝不是另一种"降本增效"。
"自制人"有自己的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