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达到峰值以来,中国近年来不断减持美债,相比最高点已下降约5500亿美元。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去年12个月中的持仓有9个月都在下降。
外国持有人是否在本轮美债抛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无多国官方表态的情况下,按照往常的披露情况,要等到6月美国财政部公布的4月美债数据才能见分晓。
不过,参考历史经验,即便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各国通常也不会采取极端的金融措施。以2022年俄乌冲突为例,虽然俄罗斯大幅减持美债,但市场反应并不剧烈。
德意志银行2024年发布的研究也表明:"近20年来各国调整美债持仓通常采取渐进方式,而非激进抛售,这反映了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考量。"
如果不是外国持有人抛售美债,还有谁的可能性最大?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杨盼盼、徐奇渊的研究,过去十年间,美债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个人投资者和共同基金的占比迅速上升,分别达到10.3%和19.3%,均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高频交易者和对冲基金等"影子交易商"成为美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本轮美债抛售的压力主要来源很可能来自对冲基金,这些基金在国债市场上押注了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这些交易通常杠杆高,最高达到100倍。但因美国关税将改变美联储降息预期而掉头,由于要求他们提供保证金或额外的抵押品,导致对冲基金不得不卖出平仓。
据Tolou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哈基米安4月10日透露,一家日本对冲基金因未及时平仓该交易而破产。
他写道:"为昨晚破产的日本对冲基金鼓掌,该基金杠杆率高达60倍,继续持有10年期美国国债,拯救了世界免于大萧条。兄弟,我们不会忘记你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