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看来是越来越复杂了,多国踩踏我国红线。
台海局势持续升温,意大利也被卷入其中,菲律宾更是在一旁虎视眈眈,现如今中国看来是不需要忍了。
面对这种频频越界的行为,中方又会采取哪些手段?
2025年9月5日台所谓的外事部门的负责人林佳龙在台北接待了一批从意大利远道而来的国会议员。
没想到期间林佳龙抛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想法,大意是希望意大利也能派军舰过来,到台湾海峡走一趟,美其名曰捍卫航行自由。
这个提议听起来不简单,因为就在他说这话之前,全世界已经有九个国家的军舰,先后以各种名义开进了台湾海峡这片敏感水域。
这些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荷兰和新西兰,看阵容就知道是什么成分。
如果意大利这回真的点了头,那凑齐的就是整整十个国家,只会让本来就紧绷的局势火上浇油。
而这事儿还没完,另一头菲律宾也跟着掺和了进来。
林佳龙除了向意大利喊话,不久前还亲自跑了一趟菲律宾,跟那边的官员见了面。
马尼拉方面对此不仅没躲没藏,反而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
菲律宾的国防部长特奥多罗更是直接站出来,对着中国大陆放话,意思就是说中国别想把自己的红线画到菲律宾头上,他们接待谁是自己的主权,轮不到别人来指手画脚。
这番表态基本上就是明牌了,马科斯政府现在就是要在台湾问题上给中国添堵。
他们的算盘可能打得很精,觉得在南海问题上讨不到什么便宜,干脆就在台海搅一搅局,好给自己在南海的行动分担一些压力。
马科斯政府早就流露过这种心思,他之前就公开讲过,要是台海真的打起来,菲律宾不可能袖手旁观,这番话听着就像是在向美国表忠心。
对于菲律宾这个跳得最高的出头鸟,中国的回应也是快准狠,就是要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话说得非常直白,他明确警告菲律宾,在台湾问题上搞这些错误挑衅,不断伤害中菲关系,迟早是要付出代价的,到时候出了任何后果都得由菲律宾自己担着。
同时他也奉劝菲律宾国内有些人别再当跳梁小丑了,想在中国内政问题上搞事情,最后只会砸了自己的脚。
说到底这些军事或者政治上的行动背后,大多有着美国的影子。
尤其是在欧洲因为俄乌冲突闹得不可开交的背景下,一些欧洲国家也选择在印太地区紧跟美国的步伐,来显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而中国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这种压力,不久前的九三阅兵圆满结束,其实这实际上也是在告诉世界,中国现在很强大,一直都在努力维护和平。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某些西方国家在台海等问题上不断突破底线的无耻行为。
至于意大利到底会不会真的成为第十个派兵的,这事儿目前看没那么简单,毕竟梅洛尼领导的意大利政府上台后,在外交上确实越来越向美国和传统的西方盟友看齐。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意大利退出了"一带一路",后来还有风声说,意大利政府正琢磨着要出台规定,限制中国对他们国内一些战略性企业的投资。
这些动作都表明了他们想和美国阵营绑得更紧,但意大利国内对于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其实也不是一条心,他们社会内部存在着两种非常明显且相互拉扯的力量。
一方面是以现任总理梅洛尼为代表的执政团队,他们非常看重和美国还有北约这些传统西方盟友的关系。
他们担心如果意大利在对华政策上显得和盟友们不合拍,尤其是在之前的政府加入了"一带一路"之后,可能会被当做是西方阵营里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所以他们现在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可能都是为了向华盛顿和布鲁塞尔证明,意大利是一个可靠坚定的伙伴。
但另一方面意大利国内还有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不仅包括持不同意见的政治人物,更关键的是深深植根于意大利的经济之中。
意大利的许多行业都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可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收入和生计。
前总理曾经公开赞扬中国是世界秩序的稳定力量,这番话背后代表的就是这群人的心声,在他们看来政治上的站队不应该以牺牲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为代价。
而这种内部的拉扯,其实也跟意大利在欧洲的特殊位置有很大关系,在欧盟,德国是经济上的绝对核心,法国在政治和军事上拥有传统影响力。
意大利虽然也是一个大国,但在主导欧洲议题上总是感觉差那么一口气,这就导致意大利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时常摇摆,总想找到一条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路。
所以林佳龙这次的邀请,对意大利来说是一个极其困难且后果重大的决定。
如果他们真的派军舰过来,固然能向美国和北约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但必然会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对。
到时候意大利的出口商品,在华投资还有旅游收入都可能受到严重冲击。
反过来如果他们明确拒绝,虽然能维持住和中国的经济关系,但在西方盟友那里,恐怕就要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在一些国际事务上可能会被边缘化。
所以意大利会如何选择没有那么简单,要两害相较取其轻,只能说希望它们慎重,毕竟如今的中国早已经不是当初的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