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敲定合作后,特朗普被中国刺激,向欧洲下达最后通牒,对中国态度变了

2025-09-07 11:28  郑州广播电视报

中俄敲定合作后,特朗普被中国刺激,向欧洲下达最后通牒,对中国态度变了,不是做做样子

据报道,9月初,中俄能源合作再迎里程碑时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正式宣布,已经和中国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建设备忘录。未来30年,俄罗斯每年将通过蒙古国向中国输送多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就在中俄刚刚敲定这桩大单后,特朗普在一场由法国总统马克龙牵头、多国参与的"意愿联盟"线上峰会上突然发难,把原本讨论乌克兰安全的国际电话会议,硬生生带成了"欧洲批斗大会"。特朗普先是公开质问欧洲各国,"到底是不是真的想结束冲突?",紧接着抛出"俄罗斯一年能从欧盟赚走11亿欧元,这些钱最终都变成了飞向乌克兰的导弹"的数据。言下之意,欧洲嘴上说制裁俄罗斯、支持乌克兰,背地里还在给俄罗斯输血,这场仗还想不想打到底?

还有,特朗普接着就把目标转向中国。他在会上直接要求欧洲"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理由是"中国也在间接帮助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这话不是商量,就是明确的命令。这次特朗普说话特别硬,态度很强,和以前很不一样。尤其在中俄蒙三国领导人刚一起在会上露面,俄气还说给中国的供气价格会比欧洲低很多的时候--特朗普的着急和不高兴特别明显。

外界最关心的,其实是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一直以来,美国对中俄能源合作都持"口头反对、实际无力"的典型双标。美方习惯了给欧洲盟友下命令:不许买俄气、不许买俄油,结果每次欧洲断俄能源就会被美国LNG趁机收割。

从细节看,美国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已经多次试图围堵俄罗斯能源出口。欧盟早就立法,提出2028年起全面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2022年以来,绝大多数欧盟国家都大幅削减了俄油、俄气进口,只剩个别"硬骨头"国家还在偷偷买。可特朗普这次不提细节、不谈比例,直接上升到"谁敢买,谁就是帮凶"。他甚至在7月扬言要对仍在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高达100%的"二级制裁"关税。实际操作呢?美国并没有真的对欧洲盟友下重手,反而把关税大棒砸到了印度头上,印度作为俄罗斯能源的最大新买家,已经被美方加征高额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