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延续震荡上行
综合来看,内外政策对冲下,A股市场有望延续震荡上行趋势。外部因素,美国大选的靴子落地,可能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但加征关税方案落地需要一定时间,我国自身政策与基本面是更明确的交易主线。内部因素,四季度经济数据有望与政策共振持续修复,同时支持性政策持续给予市场想象空间。
配置方面,有三个方向值得关注。1)政策催化下有反转预期,且估值修复空间大,包括食品饮料、房地产、建筑材料、社会服务等。2)有望受益于风险偏好抬升的弹性品种,以券商、TMT、军工为代表的弹性品种值得关注。3)作为底仓的宽基指数,包括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指等。
东吴证券:年末估值切换行情值得期待
通常而言,随着三季报披露完毕,全年业绩预期逐步落地,岁末年初的市场交易逻辑往往会从景气趋势和业绩改善,转向次年具有确定性的增量逻辑,从而形成年末估值切换行情。
而在历次经济周期拐点前后,由于投资者对于政策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年末市场交易会趋向围绕政策预期展开。一方面,岁末年初处于业绩真空期,同时重大会议密集召开,市场风格本身受政策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经济亟待破局之际,政策方向的选择与执行节奏更显关键,往往成为市场布局来年增量的核心焦点。
具体而言,建议关注四大方向:1)化债:存在较多应收账款的建筑、环保行业将有望改善资产质量,估值有望提升;2)消费:美护、文旅、汽车、零食以及医药板块中带有消费属性的家用医疗器械、中药OTC等领域;3)地产链:伴随着地产修复,相关的板块如建材、白酒也有望受益;4)低PB:低PB央企,银行、保险、建筑、以及以有色为代表的周期股等,关注个股α机会。
华西证券:稳扎稳打
展望后市,本轮新质牛行情仍处于2.0阶段--震荡中前行,前期获利盘有所了结,但成交量仍活跃。鉴于个人投资者仍是当下A股最大的投资主体,市场"高波动、板块轮动较快、主题投资活跃"将是主要特征,投资者应稳扎稳打,避免盲目追高。
财政政策方面,本次化债总体规模超市场预期,一是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腾挪更多资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支持投资消费和科技创新;二是体现了财政化债思路从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对资本市场稳预期提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从央行和财政部表态看,后续增量货币财政政策仍有发力空间。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下一阶段将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鉴于目前房贷实际利率仍偏高,我们预计2025年降准、降息仍有较大空间。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表示,"明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
此外,近四个交易日,A股日成交额再度突破2万亿元,表明投资者做多情绪浓厚。增量资金方面,近期以指数型基金为主的公募发行回暖,两市融资资金延续净买入,融资余额达到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显示出A股赚钱效应正在吸引大量场外资金入市。
行业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线索:一是"新质牛"核心资产,如AI+、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国产替代、数据要素等;二是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和并购重组主题相关,如非银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