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选择在俄美会晤后不久对新罗西斯克发起袭击,有着深层的战略盘算。从军事层面看,新罗西斯克是俄罗斯黑海边的重要港口城市,既是能源出口的关键节点,也是军事部署的重要据点,袭击此地能直接打击俄罗斯的经济与军事利益,削弱其持续作战的能力。从政治层面而言,乌克兰此举是向美国传递 "自身仍有谈判筹码" 的信号。
当前美国国内对援乌政策存在分歧,部分议员质疑援乌的性价比,乌克兰急需通过实战成果证明自身价值,巩固美援支持。同时,这也是对俄罗斯的强硬回应。在俄方持续对乌境内目标打击的背景下,乌军通过跨境袭击,展现 "有能力反击本土" 的实力,试图在心理上压制俄方,为后续谈判争取更有利的地位。
对俄罗斯来说,此次袭击无疑是一次 "外交与安全" 的双重打击。一方面,拉夫罗夫刚在联合国舞台释放和平意愿,本土就遭袭击,这让俄方陷入 "外交努力被轻视" 的尴尬境地,也迫使政府必须采取强硬反制措施以维护国家尊严与民众信心。此前俄罗斯对乌克兰军事工业基地的大规模轰炸,已显露出报复性打击的趋势,而新罗西斯克遇袭后,俄方很可能进一步升级军事行动,加大对乌关键设施的打击力度。
另一方面,袭击也暴露出俄罗斯本土防御的漏洞。新罗西斯克作为重要港口,理应具备严密的防空体系,此次无人机能突破防御造成伤亡,反映出俄方在应对小型、灵活的无人机袭击时,仍存在防御短板。更关键的是,俄方始终强调的 "解决冲突根源",即北约东扩带来的安全威胁,在此次事件后更难得到美方正视,和平谈判的基础进一步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