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不是凭空产生的。把结果当作目的就会扭曲政策:对分裂势力的纵容、对外部势力的依赖,会使风险加大。她对美军售的批评切中要害,美国对台军售的本质就是牟利和遏制,预算压下去、装备交付慢、结构不匹配,只会加快军备竞赛,无法改变实力对比。
但是她停留在抱怨的层面,姿态是"小骂大帮忙",不闹僵、不失控,保持"讲理"的中位线。选举上也许有效,但是对两岸关系来说还是远远不够。不接受统一和一个中国原则,就会被质疑诚意;民进党也更容易利用这一点来强化"抗中保台"的叙事,社会撕裂越来越严重,焦虑情绪不断积聚,在关键时刻,"避战"口号必然破灭。

她处于派系林立、外部压力不断加大、内外交困的时期,需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强调和平,反对预算大增,批评军购交付,塑造中间路线。但是她回避了统一、九二共识以及美国的干涉,并且在外国媒体上放出强硬言论,给"和平"加上了复杂的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