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就是上帝",这是服务行业颠扑不破的黄金准则,是每一个从业者都应刻在心里的服务标杆。它意味着尊重消费者的选择、维护消费者的尊严,用真心实意的态度接待每一位进店的顾客。
然而,在郑州正弘城 FILA KIDS 门店的一位店员眼中,这条准则似乎成了可以随意漠视的空话。一位母亲只是正常为孩子选购鞋子,竟被店员在后台恶意备注,还被截图发到会员群里公开嘲讽。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涉事的这家门店和斐乐品牌又会怎么处理呢?

根据《极目新闻》的报道,11月23日,有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在郑州正弘城五楼FILA KIDS门店为孩子买鞋,却被店员在后台恶意备注。那张截图里,顾客微信名旁赫然写着:"买双鞋子都嫌贵,男孩穿37码"。
购物过程并不复杂。顾客带孩子进店,试了三双鞋,最终在店员建议下用优惠券买了一双。整个过程十分钟不到。没有讨价还价,没有过度试穿,更没有刁难员工。


但她万万没想到,买完鞋之后,自己会被这样写进员工系统。这些后台备注并未尘封,而是被店员截图后公开发送到了一个名为"正弘城5楼FILA KIDS会员5群"的微信群中。
群内不只有门店员工,还有其他会员顾客。同一时间,群内还流传出另一位顾客的截图,备注是:"绑定的奥莱,不能用,结果让她老公又注册一下。"

顾客看到截图后,在群内质问门店:"这是你们一贯的做法?"得到的回应不是解释或道歉,而是--解散微信群。不通知、不沟通,直接解散。
直到第二天,也就是11月24日,商场方面才表示,已接到顾客电话反馈,目前正在走正常的核实处理流程。

斐乐品牌官方虽未通过官方新闻稿发布声明,但"FILA消费者体验官方服务号"在顾客社交平台评论区留言致歉。
"我们为顾客在该店的不快体验表示最诚挚的歉意。我们已第一时间与门店负责人了解情况,并对存在失当行为的员工进行了严肃批评。类似情况绝不被允许。"

就在不久前,江西南昌发生了一起消费纠纷。一位消费者在阿迪达斯门店买的鞋子,刚穿上就开胶了。当他按照法律规定要求退货时,竟被店长嘲讽:"你等着这一千块钱过年吗?"

前几年,广州一家剧本杀店有消费者给出低分差评后,店家为了 "澄清",私自公开了消费者的包间监控录像、微信群聊截图和微信账号信息。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最终,这家剧本杀店被法院判决公开道歉,并赔偿消费者精神损失。

评论区的网友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觉得,消费者正常维权、提合理意见,都应该被尊重。商家用嘲讽消费者、泄露消费者隐私的方式回应,完全违背了服务行业该有的底线。
也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以前买东西时,因为犹豫了一下,就被店员嘲讽,那种不被尊重的感觉太难受了,希望品牌能好好管管门店服务。

还有网友认为,个别员工做错事,不能说整个品牌都这样,但品牌必须负起管理责任,事后得好好整改、追究责任。
消费者要是遇到侵权,别自己忍着,要用法律保护自己。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让商家不敢轻易违法。

很多网友呼吁,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平等、互相尊重,也盼着服务行业能越来越规范。
不管是品牌方,还是服务人员,都该好好想想,"顾客就是上帝" 不是说要盲目迎合顾客,而是要从心底尊重消费者的人格和权益。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