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姐,我回来了。"
冯巩把外套往椅背一甩,围裙一套,锅铲一抡,67岁的人动作比年轻人还利索。
镜头里没滤镜:厨房墙砖发黄,抽油烟机"嗡嗡"像老牛,案板上排着两斤海虾、一把韭菜、仨鸡蛋--全是早上姐姐冯幸耘挤公交去早市抢的。
网友弹幕飘过:"原来明星家也贴80年代瓷砖,心理平衡了。
"
大哥冯信82岁,腰板笔直,退休前是唐山钢铁的工程师,说话带钢味:"别放蚝油,我控盐。
"一句话把"相声大师"打回"小弟弟"。
冯巩嘴里应着,手却偷偷多抖半勺,被姐姐当场逮住,筷子敲手背,"啪"一声脆响,全网舒爽:这味儿才对,谁家没个挑咸淡的长辈?
饭桌支在客厅,折叠桌腿有点晃,垫了张1998年的《唐山劳动日报》。
四菜一汤端上来,冯巩先给哥姐各掰一只蟹钳,自己啃蟹脚。
姐姐把蟹黄抠出来,放到大哥碗里,"你胃不好,吃软的。
"大哥又把黄拨给冯巩,"你明儿还录像,熬夜伤嗓子。
"来回推让三趟,像打太极,最终黄还是落在冯巩碟里--他最小,理得宠。
吃到一半,姐姐从围裙兜里掏提案草稿,社区养老那篇,"明年我们小区加装电梯,你给录个宣传视频?
"冯巩嘴里塞着螃蟹,含混点头,"录!
只要别让我演20层爬楼就行。
"大哥插话:"电梯公司敢收高价,我拿当年厂里的扳手跟他们谈。
"一句话把全家逗翻,也顺手把"老旧小区改造"送上热搜。
饭后收拾,冯巩蹲在地上擦油点,手机响,央视中秋晚会导演催彩排。
他冲镜头比个"嘘":"别告诉导演我偷喝了两口大哥的茅台,52度,真辣。
"姐姐递来保温杯,里头泡好胖大海,"辣就多喝,省得台上咳嗽。
"
临走前,大哥从卧室捧出一只铁盒,打开是三十年前冯巩第一次上春晚的黑白照,背后歪歪扭扭铅笔字:"给信哥,以后红了别飘。
"冯巩咧嘴,笑得跟当年一样傻,"哥,现在照一张,背后写'老了也别飘'。
"三人挤在沙发,自拍镜头里三张老脸,褶子能夹死蚊子,却笑得比月亮圆。
视频发出去,评论区最高赞:"原来'哥姐便是归途'不是文案,是导航地址。
"有人贴出自家兄妹群截图,立马改群名:今晚都回家,蟹黄已备好。
第二天,唐山住建局官微顺手蹭流量:冯信老爷子那栋楼,电梯招标公告已贴门口,欢迎来投标,价格公道,敢糊弄,老爷子真带扳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