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养老金会继续上涨吗?人社部给出几个重要数据,来看看

2025-10-09 13:35  头条

最近不少退休朋友见面就问:"2025年的养老金刚补到手,2026年还能接着涨不?"毕竟每月多几十上百块,买菜、买药的底气都不一样。其实不用瞎猜,结合人社部2025年7月发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以及下半年养老保险工作部署会议内容,再加上最新基金数据,2026年的趋势早就明了。今天用大白话拆解,全是带官方数字的实在内容,退休朋友一看就懂。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2026年养老金继续上涨的概率非常大,不是空口说的,有三个"硬底气"。

第一个底气是"钱袋子够厚"。根据人社部2025年7月公开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78万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32万亿元,两项合计11.1万亿元。按2025年调整后全国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3490元计算,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结余,就能覆盖全国1.5亿退休人员18.5个月的发放(9.78万亿÷1.5亿人÷3490元/月≈18.5个月),远超国际公认"3-6个月发放能力为安全线"的标准。而且基金还在"收大于支",2025年上半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4.51万亿元,总支出3.87万亿元,当期结余6400亿元,相当于每月多存1067亿元,给涨钱打下扎实基础。

第二个底气是"全国统筹托底"。自2022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启动以来,调剂机制一直发挥作用。2025年7月人社部会议明确,2025年下半年将再调拨1200亿元中央调剂金,重点支持辽宁、黑龙江、吉林等老龄化程度高、基金收支压力大的省份。比如黑龙江,2024年通过全国统筹调剂补足基金缺口228亿元,2025年仍按时落实2%的养老金涨幅;甘肃2024年获得统筹调剂资金176亿元,退休人员待遇足额发放率100%。这意味着不管你在哪个省份退休,都能依托全国统筹"大池子"享受涨钱福利,不受地方财政差异影响。

第三个底气是"政策有延续性"。从2005年到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实现"21连涨",这一调整机制源于《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法定要求。2025年调整还首次明确"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同步按相同比例调整",像北京2025年企退、事退人员均按2%的比例上调,打破了此前部分地区"分轨调整"的模式。2025年下半年人社部工作部署中,再次强调"保持养老金调整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进一步释放2026年继续上调的信号。

那大家最关心的:2026年能涨多少?具体怎么涨?

结合2025年2%的涨幅、202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2.8%、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5.1%,再考虑基金可持续性,2026年养老金总体涨幅大概率维持在1.8%-2.2%区间,核心还是以"2%左右"为基准。这个幅度既匹配了物价上涨对退休人员生活成本的影响,又能确保基金长期平稳运行,不会过度透支未来支付能力。

涨钱方式仍会延续"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全国统一模式,但2026年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倾斜。参考2025年调整规则,假设某地2026年按2%总体涨幅设计方案,具体可以这样算:

- 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30元,不管养老金是2000元还是8000元,人人都有,这是为了保公平;

- 挂钩调整:分两部分,一部分跟缴费年限挂钩,每满1年增加1.5元(2025年全国平均水平在1.2-1.8元/年,取中间值);另一部分跟本人基本养老金挂钩,按1%的比例增加(2025年多数地区比例在0.8%-1.2%,取中间值)。比如老张缴费35年、月领3000元,挂钩部分能涨35×1.5 + 3000×1% = 82.5元;老李缴费20年、月领2000元,挂钩部分能涨20×1.5 + 2000×1% = 50元;

- 倾斜调整:70-7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多涨50元,80周岁及以上多涨80元,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再额外补20元,这是专门照顾特殊群体。

按这个标准算,70周岁、缴费35年、月领3000元的老张,2026年每月能多领30+82.5+50=162.5元,实际涨幅约5.4%;55周岁、缴费20年、月领2000元的老李,每月能多领30+50=80元,实际涨幅4%。能看出来,养老金基数低、缴费年限短的群体,实际涨幅反而更高,这就是政策在给低收入退休人员兜底。

还有个隐藏好处大家可能没注意:养老金上涨能带动消费良性循环。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分析报告,退休人员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达78%,每1元养老金增长能带动1.9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退休人员手头宽裕了,在食品、医疗、文旅这些领域的支出会增加,直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带动就业稳定;年轻人就业有保障,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率也更稳定,反过来又给养老金"大池子"注入新资金,形成"待遇上涨-消费提振-就业稳定-基金充实"的正向循环。

不过有件事得提醒大家:2026年养老金调整范围,大概率还是遵循"上年底前退休人员"的惯例,也就是2025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养老金的人。另外,挂钩调整里的"缴费年限",是以社保系统记录的实际缴费年限为准,不含视同缴费年限折算部分。建议退休朋友现在就打开"国家政务服务平台"APP,在"社保查询"专区核对自己的缴费记录--比如换工作时的断缴、灵活就业时的漏缴,如果符合当地补缴政策(像断缴不超过3年、没领养老金前),赶紧补上,别等涨钱时才发现缴费年限算少了,吃亏的是自己。

最后想跟大家探讨下:你觉得2026年养老金维持2%的涨幅合适吗?如果挂钩调整中"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金额"从1.5元提到2元,会不会更能鼓励年轻人"多缴长缴"?身边企退和事退的朋友,对"同步调整"还有哪些改进建议?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也别忘了把这些干货转给身边的退休伙伴,让大家心里都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