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这位被称作 "酒店教父" 的商业传奇人物,是携程旅行、如家酒店以及华住集团的创始人。
携程与如家声名远扬,而提及华住,大家可能稍感陌生,但汉庭、怡莱、桔子、全季、橙季等酒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没错,这些都属于华住旗下。
据 2024 年财报显示,华住旗下拥有 31 个酒店品牌,11147 家已开业酒店,共计 1088218 间客房,遍布全国各地。
截至2024年,季琦的身价为185亿元人民币,在《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1384位。
更令人惊叹的是,华住堪称酒店行业的隐形巨头,在国内市值、营收、利润均排名第一,在全球市值排名第三,仅次于万豪和希尔顿。
那么,季琦究竟是何许人也?
季琦于 1966 年出生在江苏南通,本科和研究生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和互联网。
1994 年,因妻子赴美留学,季琦辞职以陪读身份前往美国。在美国,他接触到搜索引擎。彼时,中国互联网市场一片空白,商机无限,于是,在美国待了短短几个月后,季琦决定回国。
1997 年 9 月,季琦正式踏上创业之路,成立了携程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ERP 系统等服务,依靠人脉,公司业务开展得顺风顺水。
1999 年,中国互联网发展迎来关键一年,季琦也决定在这一年转型,投身真正的互联网领域。
一次饭局上,季琦结识了甲骨文中国区技术总监梁建章,两人一见如故,他们一个懂销售,一个懂技术,但还缺一个懂财务、能搞融资的人。
梁建章
这时,季琦上海交大的校友沈南鹏登场了。沈南鹏是金融界大佬,当时在德意志银行下属投行担任董事,负责中国区投资业务。
1999 年 2 月 22 日,三人在季琦家中商讨创业项目,最终,梁建章提出,中国经济腾飞后,人们对消费娱乐需求巨大,可打造一个旅游网站,三人一拍即合。
以季琦为首,共同出资成立携程旅游网,并邀请上海旅行社总经理范敏加入,组成 "携程四君子" 团队。
在那个互联网创业遍地是黄金的年代,携程发展十分顺利,迅速崛起,成为国内领先的在线旅游平台。
但季琦并未因此松懈,当时携程收入主要来自订酒店、订机票和订旅游线路,其中订酒店收入占比超 80%,市场需求极高,尤其是经济型酒店最受欢迎。
季琦看准时机,决定以携程名义孵化一家经济型酒店品牌。2002 年,季琦代表携程引入首旅集团作为投资方,共同成立如家快捷酒店,季琦担任 CEO。
如家发展同样顺利,一年内实现 30 多家门店布局,利润率保持在 15% - 20%。2003 年底,携程在纳斯达克上市。
然而,就在上市前夕,季琦却意外地收到了被移出携程董事会群聊的短信。就这样,季琦首次尝到了被自己亲手创办的公司 "抛弃" 的滋味,无奈离开了携程。
次年底,如家也准备上市。季琦被沈南鹏主导的董事会驱逐。第二次被踢出局,对季琦的打击更为沉重。董事会认为季琦虽开拓能力强,但草根出身,无大公司背景,没上过 MBA,缺乏专业管理经验,为确保如家顺利上市,应由受过西方教育的职业经理人担任 CEO。
沈南鹏
2004 年底,季琦被迫离开一手创办的携程和如家。
被赶出公司后,季琦内心遭受重创,陷入迷茫。一次偶然,季琦与老同学、阿里巴巴前 CTO 吴炯谈心。
经此交谈,季琦下定决心,继续投身酒店行业。2005 年,在众多投资人支持下,季琦创立汉庭。起初,汉庭定位比经济型酒店高一级,主要面向白领和商务人士,宣称以经济型价格提供有品位的服务。
一方面,季琦有意避开与如家的直接竞争,毕竟他仍是如家第一大个人股东;另一方面,离职时他签了竞业协议,两年内不得涉足经济型酒店行业。但受当时经济水平限制,汉庭业绩不佳。
2007 年,季琦与如家的竞业协议到期,他果断调整策略,结束汉庭中端商务酒店定位,回归受众更广的经济型酒店。
为追赶如家,他不惜代价疯狂扩张,导致资金压力剧增。2008 年,汉庭在疯狂扩张中资金链断裂。危急时刻,季琦孤注一掷,清空自己在如家的所有股票。
此举让汉庭得以喘息,季琦也开始反思,意识到自己因好胜心和虚荣心犯了错,但对未来发展仍感迷茫。
2009 年,季琦向世界酒店大师、法国雅高集团创始人保罗・杜布吕请教汉庭发展战略。杜布吕的一句 "速度与规模都不重要,质量才最重要",让季琦恍然大悟。
杜布吕
此后,他放弃大规模扩张,转而修炼内功。
对内,狠抓成本控制、员工培训、IT 系统建设,专注客房质量升级,配备现代化卫浴系统、便捷商旅配套,打造舒适酒店环境,实现无线网络全面覆盖,还超前推出十大免费项目,包括商务区电脑打印、复印、传真、宽带上网、大堂茶水咖啡等,深受商务人士喜爱。
对外,关闭所有赔本的汉庭门店,部分退款。
自此,汉庭开启集团化发展之路。2010 年 3 月,汉庭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前,季琦为防止再次被董事会踢出局,设计 AB 股架构,建立有限合伙持股平台,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牢牢攥住 34% 的股权。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完成这些操作后,他主动卸任 CEO 职位,转任后台董事长,掌握话语权。
当时汉庭已有中档品牌汉庭全季,但前缀 "汉庭" 显得不够档次,于是在 2010 年底,全季品牌独立走向市场。
2011 年,汉庭进入沉寂期,净利润下降 47%,市值大跌,开店速度被如家和 7 天赶超,一些核心高管也在 2012 年初离职,比如副总裁王海军辞职创业亚朵。
紧急关头,季琦火速重回一线担任 CEO。他对内整顿,痛斥企业组织保守、发展平庸、负面评价增多等问题;完善品牌战线,收购原携程孵化的国内最大中档酒店新城酒店,推出高端品牌希悦酒店,构建完整品牌链;最后将集团改名。
2012 年 11 月,华住诞生。季琦解释,汉庭定位经济型酒店深入人心,而华住要打造低中高全品牌酒店集团,需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名字,目标是成为代表中国住宿业的世界级酒店集团。
此后,华住开启 "买买买" 模式,2013 年筹划漫心度假酒店,2014 年全资收购经济型酒店杭州怡莱,同年与雅高达成战略合作,美爵、诺富特、美居、宜必思等品牌成为华住中国的一部分,索菲特、铂尔曼等品牌在华成立合资公司,华住持股 10%。
2017 年,华住以 36.5 亿元全资收购桔子水晶酒店集团;2018 年,斥资 4.63 亿元收购度假酒店花间堂 71.2% 的股权;2019 年,收购德国第一大酒店集团德意志酒店集团,将其更名为华住国际,新增多个中高端及豪华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华住联合光大、安石成立安住此间,发起设立泛居住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酒店及公寓等居住类不动产物业。
至此,华住集齐 31 个酒店品牌,围绕泛居住生态的商业版图逐渐成型。
凭借全产品线布局和华住会带来的用户粘性,华住在营收、净利润、入住率等方面数据领先,稳坐国内酒店行业头把交椅,无愧于 "中华住宿" 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