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墨西哥政府将会在下个月公布的2026年预算提案中增加针对中国的关税税率,主要将涉及汽车、纺织品以及塑料制品等领域。而他们的理由也十分荒谬,说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国内的企业免受廉价进口商品的冲击。报道中并未透露具体的税率,但是提到这份提案最快将于9月8日提交墨西哥国会进行审议。
其实只要对近期的国际局势有所了解,就不难猜测墨西哥提出的这个理由只不过是个幌子,对中国增加关税的根本原因,还是来自美国的压力。其实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初,他就不断催促墨西哥跟上自己的脚步,提高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在今年2月份,特朗普以所谓的移民和芬太尼问题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加征10%至25%的关税,当时美国财长贝森特就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墨西哥已经向美国提出将会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并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来换取美国的关税豁免,但是随后墨西哥并没有继续推进此事。
而墨西哥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显然是受到了更大的压力。随着特朗普"对等关税"的提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墨西哥这样的国家甚至要面临叠加关税的困境。根据特朗普在7月中旬公布的消息,美国将自8月1日开始对来自墨西哥的商品加征30%的关税,而且特朗普还不忘强调不许墨西哥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否则美国将会对其进行更严厉的关税制裁。
但是就在7月31日,也就是新的关税政策实施前一天,特朗普又突然改口,宣布将对墨西哥的关税政策推迟90天落地。实际上这是一种软硬兼施的谈判手段,在关税落地前突然给墨西哥一个90天的缓冲期,并不是对他们网开一面,而是给他们一个思考的时间让他们主动提出各种条件来换取关税豁免,这样特朗普就能把关税武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按照特朗普给出的时间节点,如无意外美国对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将于10月底开始落地实施。而墨西哥如果像报道中提到的那样在9月中旬推出相关提案,经过参众两院的表决以及修改和最后颁布等过程,最快能赶在美国的关税实施前正式敲定,或许墨西哥根本就是在同美国达成某种默契之后,才敢提出对中国加税的提案。因为一旦弄巧成拙的话他们既得不到美国的关税豁免,又会彻底得罪中国。
其实对于美国这种利用关税制造压力,威胁其他国家出台涉华政策的行为中方早有预判,也曾经不止一次地表示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国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将坚决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在墨西哥的北边就有一个现成的反面案例--加拿大。
加拿大用和墨西哥类似的借口对中国的电动车和钢铁产品加征关税,结果遇到了中方的坚决反制。作为曾经中国油菜籽最大的供应商,加拿大被初步判定存在倾销菜籽油的情况,于是在100%的关税之外,还要再增加75.8%的反倾销税保证金,其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毫无竞争力可言,而中方也把相关产品的订单分给了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
于是这就形成了遭遇美国关税威胁,对中国加征关税但是却被反制的逻辑循环,如果墨西哥一意孤行,也难免落入这样的循环之中,届时很可能落得一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