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
在80周年纪念之际,中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强调坚持正确的二战史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这是不容否定的客观历史。而这其中牵涉到三个关键点:一、确认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二、中国抗战构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三、中国抗战改写了世界历史。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前有美国防长公开声称"硫磺岛战役中,美日士兵的勇敢精神永载史册",后有欧盟高官无知发言"中俄为二战胜利做出贡献,这是什么新鲜事?"……
二战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大规模的战争,它重塑了人类政治形态、军事形态和历史走向。对战争的记忆、历史的解读,既关系到话语权,也关系到战后国际秩序的解释权,更关系到人类社会如何面向未来。
因此,战后80年,我们仍需不断叩问:怎么理解二战?为什么东亚历史问题如此难解?在亚洲战场,欧美、日本和受害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看待二战、冷战这两个前后相续、明暗交织的线索?当然,这些问题背后都事关全世界期待何种国际秩序、如何超越殖民现代性叙事。
围绕这些话题,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历史系教授宋念申向观察者网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
何谓二战:自由世界之战?反帝反殖民战争?
观察者网:宋老师您好,我们先从近期的一些事情说起吧,最"热闹"的当属欧盟外长卡娅·卡拉斯关于中俄在二战中的历史作用的"无知"发言。8月6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微发表了一则声明:"八十年前的8月6日,美国和日本结束了太平洋地区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然而八十年来,美国和日本一直肩并肩捍卫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明天是反思和铭记的庄严的日子,我们向广岛人民以及他们传达出的持久的和平与希望的信息致敬。八十年来,他们的坚韧激励着世界,他们的和解精神加强了美日联盟以及我们致力于和平与繁荣的共同决心。
今天,我们两个国家作为密切的盟友站在一起,团结一致、目标明确地面向未来通过拥抱可能性带来的希望,我们建立的伙伴关系成为了世界自由和进步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