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首脑阿拉斯加会晤有何意义?暗示“领土交易”?(2)

2025-08-12 09:55  观察者网

到了20世纪,阿拉斯加在美俄关系中被赋予新内涵。二战期间,仅三万人口的费尔班克斯市成为《租借法案》核心枢纽,巨量美国援助经此地驰援苏联。阿拉斯加机场群成为向东线输送美制战机的关键通道。

至今,阿拉斯加仍是美国"最具俄式风情"的州:十九世纪为宗教自由迁徙至此的东正教会旧礼仪派后裔在此生息,东正教堂依然矗立在阿拉斯加,尼古拉耶夫斯克、沃兹涅先斯克、上/下俄罗斯湖等地名沿阿拉斯加的俄罗斯河星罗棋布。

阿拉斯加地区一个东正教教堂社交媒体

然而在这一轮博弈中,美俄领导人选择阿拉斯加绝非单纯怀旧,更是精明的政治计算。特朗普显然无意让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阿联酋总统兼中东政坛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等"调停人"分享独属于他的舞台。这些高调的国际掮客若介入,必将转移峰会焦点与基调。

特朗普特意选择美国地理最偏远的州--距任何欧美首都均达数千公里。这既凸显特朗普与国内民主党对手的疏离,亦显示美国对北约盟国的冷淡。这些盟友为乌克兰的利益代言,势将阻挠美俄任何潜在的谈判结果。

另一关键因素在于:阿拉斯加是美国唯一真正的北极领土。

当下,北极高纬度地区正演变为战略角力场,特朗普政府持续向加拿大及格陵兰施压以强化控制力。俄美在此存在利益交集--从开发部分穿越白令海峡的北方海航道,到勘探海上油气资源。俄方主张北冰洋罗蒙诺索夫海岭为其大陆架自然延伸,即为明证。北极项目如果走向合作,或使该地区成为全球最繁荣地带之一,反之则可能让北极沦为核试验与防空演习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