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慕安会上发表讲话 视频截图
还有部分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比较与众不同的观点,芬兰总统斯图布就认为,欧洲除了必须独立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之外,也需要有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他不相信俄罗斯能够像新一届美国政府期待的那样配合,很快解决俄乌冲突问题,认为俄罗斯的态度会非常反复,以至于将惹怒特朗普政府。因此,斯图布建议欧洲要"保持定力",要努力让美国感受到,俄罗斯是不可信的,不顾欧洲人、乌克兰人的利益追求停战不可能成功。
如果最终呈现出这样的局面,至少有一部分欧洲国家领导人认为,特朗普还是会回到与欧洲合作解决冲突的这条路上。
观察者网: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上的讲话引发巨大争议,将美欧之间的矛盾摆在桌面上。据您的现场观察,这给欧洲代表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姜锋:确实是非常大的冲击,欧洲代表普遍使用了震惊(shock)这个词。他们知道美国的对欧政策会改变,但没料到会变得如此深刻、激烈。这个讲话动摇了跨大西洋关系的一个基础,即共同价值观。
万斯认为欧洲的民主原则不对了,制度出了问题,说欧洲面临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来自于建制派害怕民众自由表达的意志。这番话彻底地否定了欧洲的现行制度与民主质量,让欧洲人难以接受。包括德国国防部长、德国总理都在后面的讲话中做出反驳。
万斯的讲话直接暴露出美欧之间的矛盾冲突,成为了持续回荡在慕安会现场的一个声音。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 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14日,万斯还在慕尼黑会见了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结合马斯克此前站台欧洲"右翼"政党的一系列做法,万斯的讲话是否能代表美国推动欧洲政治"右转"的一次"发令枪"?该如何评估其意义?
姜锋:应该说,万斯的讲话对欧洲现行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对于欧洲政治的极端化趋势形成了很大的推动力。由于社会分裂导致政治分化,整体上向右转,近年来欧洲的民粹主义思潮声势突起,这是十分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