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特朗普重新上台执政后,对跨大西洋关系构成重大威胁,欧盟方面也正在努力应对美国近期对欧洲盟友释放出的"敌对态度"。
而在对华方面,一些欧盟国家建议效仿美国的对华强硬立场,以取悦特朗普,但另一些国家则警告称,这可能会危及欧中经济关系。近日,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就明确表示,欧盟应该制定自己的对华政策,而不是模仿特朗普政府的对抗姿态。
"欧洲必须自己做出决定,独立做出决定。我们必须决定中国何时可以成为我们的伙伴,何时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2月24日引述阿尔瓦雷斯受访时的一番话称:"我们当然可以与我认为是我们天然盟友的国家--美国,进行对话。但欧洲必须自己做出决定。"
阿尔瓦雷斯在《金融时报》的采访中说:"当中国可以成为合作伙伴时,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点。而当我们成为竞争对手时,我们就必须保护我们的公民和产业。"
"我们不要忘记,由于中国的人口规模、国土面积以及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其在气候变化等至关重要的事务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需要与中国接触。"这位西班牙外相说道。
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 外交部网站
报道称,除了阿尔瓦雷斯之外,另一名西班牙高级官员则表示,在中美之间,"我们不会选边站队"。然而,一些欧盟国家则声称,担心由工人社会党领导的西班牙政府没有像其他欧盟大国那样深入研究过中国。
《金融时报》也炒作称,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近年来一直在积极争取来自中国的投资,而他对中国的这种"热情示好"让部分欧洲国家"感到不安"。
去年12月,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宣布,将与斯泰兰蒂斯集团(Stellantis)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共同建设一座价值40亿欧元的工厂;而另一家中国新能源产业巨头远景科技集团旗下的远景动力(AESC),则计划在西班牙卡塞雷斯建厂。
此外,西班牙还迫切希望避免其猪肉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受到干扰,因为中国去年从西班牙进口的猪肉数量超过了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总和。
去年10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45%的关税,但此举在欧盟内部引发了巨大分歧。此前,桑切斯就曾劝告称,欧盟应当"重新考虑"这项关税计划。在有关是否对华征税的关键性最终投票中,西班牙是12个投出弃权票的国家之一,而德国、匈牙利、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则投下反对票,这5国人口占欧盟人口总数的22.65%。
2024年9月10日,桑切斯在中国-西班牙商务论坛上发表讲话。 西班牙首相府网站
《金融时报》指出,欧盟所有27个成员国在对华立场上并不统一,但贸易问题以及俄乌冲突立场方面的纠葛,已经让欧中关系变得十分紧张。
在特朗普首个执政任期内,甚至是在之后的拜登执政时期,无论是一些主要欧洲国家还是欧盟委员会,都面临着对华采取更加"鹰派"立场的压力。2019年,欧盟甚至将中国列为所谓的"系统性竞争对手"。
如今,当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后,欧盟各国领导人紧急商讨对策。当地时间2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誓言要在与美国谈判中采取"强硬"态度。在谈及对华关系时,冯德莱恩称,她认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甚至可以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关系"。
香港《南华早报》称,这是有着"欧洲最著名对华鹰派"之称的冯德莱恩近期内第二次就中欧关系做出类似表态。这种新论调首次出现在上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冯德莱恩当时表示,欧盟"有机会与中国接触并深化双边关系,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我们的贸易和投资关系"。《金融时报》则认为,这标志着紧张许久的欧中关系可能出现缓和。
此前,中方已多次指出问题所在,欧盟在外交政策上未能足够独立于美国,并试图在内部就涉华问题制造分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指出,希望欧方摘下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排除外部干扰,坚持战略自主,形成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积极理性的对华政策,这最符合欧洲利益。
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中方会对欧盟成员国试图重建对华关系的举动保持警惕,并将此类举动视为针对特朗普的所谓"对冲策略"。《金融时报》援引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的观点指出:"我认为特朗普的冲击最终不会完全重塑大国关系,我认为中国会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