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陆军副参谋长明格斯公开对外宣布了一个消息,美国陆军计划将现役"爱国者"防空暨导弹防御部队,由现有的15个营扩编至18个营,同时另设1个包括"爱国者"能力的混编营部署在关岛。换句话说,美军正急着扩编4个导弹营。
怎么来看这件事?首先,美军有这样的动向一点都不奇怪,毕竟,近年来美国政府大力推动"印太战略",不断的加派军事力量向亚太地区聚集,现在美军准备将"爱国者"导弹营数量从15个增至19个,并且还着重强调有一个混编营部署关岛,这从侧面进一步反映出了美国向亚太地区的军事战略转向,这完全可以看做是美国推动"印太战略"的一环;其次,这说明美军方面已经开始意识到就凭现有的15个"爱国者"导弹营根本无法满足其战略需求。事实上,这15个"爱国者"导弹营里真正具备完整战备状态的只有14个,并且都部署至全球多个热点地区:3个营驻扎在"印太战区",1个营在欧洲司令部,1个营在中央司令部,其余的处于轮换部署状态。
最后,美军的上述动向也从侧面释放出了一个不易察觉的信号,那就是美国在全球安全态势持续变化下的霸权焦虑。为什么这么说?这与"爱国者"导弹系统本身有关。近年来,随着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的相继爆发,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在此期间,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系统也多次参与冲突,但是起到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反而暴露出了该系统不少的短板。例如,在应对伊以紧张局势的时候,伊朗导弹袭击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时,"爱国者"系统短时间内发射大量拦截弹,虽然拦截率还行,但每枚拦截弹价值400万美元,直接暴露出了该系统在饱和攻击下的高昂成本。另外,对于一些高超音速导弹的袭击,"爱国者"导弹系统完全没有任何抵抗能力,比如在俄乌战场上,俄罗斯"伊斯坎德尔-M""榛树"导弹就可以直接突破"爱国者"导弹系统的拦截网。
除此之外,"爱国者"导弹系统的拦截弹产量上也存在明显不足。负责生产该拦截弹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足马力年产量也只能勉强超过600枚,这与五角大楼那边要求的2026年13773枚采购量相比,零头都赶不上。明知道拦截弹的产量都跟不上,美军却还是要急着扩编4个导弹营,足见美军的焦虑心态。
不过,话说回来,美军的这种动向明显就是冲着咱们来的。随着美军在亚太地区加大军事力量的投入,中国周边已经生变,最明显的就是南海方向,美菲军事勾连行径愈发清晰。在此背景下,中美到底是打是和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咱们早就埋下了伏笔。不久前,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一场活动上就斩钉截铁的说了这么一句话: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只有维护和平合作的责任,没有冲突对抗的理由。从谢锋大使的这句话不难看出,对于舆论炒作的所谓"中美冲突",我们显然是不希望看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是惧怕美国的军事威胁,我们主要是从世界和平的大局观出发,尽可能避免与美国发生正面军事对抗。我们强调和平这也是对美国善意的提醒,因为穷兵黩武、侵略扩张终将是以失败告终;军事同盟、阵营对抗更带不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