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中国提要求,被中国代表一句话堵回去,中方态度很明确,美财长坦言:中方太老练
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最近有点着急。在刚刚结束的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后,他突然对媒体放话:如果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将考虑实施惩罚性关税"。这话说得很重,但中方的回应更绝--中方只用了一句话就把这个威胁顶了回去:"中国的能源采购属于自身国家事务,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
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它不仅是说给美国人听的,更是向全世界宣告:在能源安全这个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接受任何国家的指手画脚。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这番交锋后,中俄宣布将在8月举行"海上联合-2025"大规模军演。这一连串的动作,把一场看似普通的能源贸易争端,变成了检验大国战略定力的试金石。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要理解这场博弈,得先看清美国的核心诉求。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史上最严厉的能源制裁,但效果却越来越打折扣。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原油供应国。更让美国坐立不安的是,这些交易大部分绕开了美元结算体系--中俄之间大量的能源贸易已经改用本币结算。
美国财政部长的焦虑不难理解。一方面,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获得了持续战争的经济支撑;另一方面,美元在国际能源交易中的份额正在被蚕食。SWIFT数据显示,2025年人民币在全球跨境支付中的占比已经上升,虽然绝对值不算高,但增长趋势让华盛顿感到不安。
但问题在于,美国的制裁大棒这次可能打错了对象。中国不是孤立的朝鲜或伊朗,而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2025年上半年,尽管美国施压,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原油仍然同比增长了。这种韧性背后,是中国用了十年时间构建的多元化能源供应网络--从中东的长期合同,到非洲的权益油田,再到"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中国早已把能源安全的钥匙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