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品评讲究色、香、味、格。其中,"格"指其典型风格特征。低度化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大难点和关键控制点之一,就是保持白酒的"格"不变。因此,降度绝非简单"除醇、加浆",而是要使酒体做到协调、柔和、淡而不寡,低而有韵,尤其是具备本香型、本品牌的典型特点和风格。"没了'格',只能是低度酒,而不是低度白酒了。"
当然,在年轻人自主消费意识觉醒的当下,光有低度数是远远不够的,更在于与之匹配的饮用场景、消费文化与体验创新。
即将上市的29度五粮液,已经研发出3个不同的样本,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测评调查。记者发现,调查问卷上除了产品本身品尝感官外,还包含了"饮用场景"与"饮用方式"等调查。例如,询问调研对象该产品适合在哪些场所或场景饮用,并单独询问是否愿意尝试勾调非酒精饮料品饮。
"我认为,低度白酒能否打动年轻群体,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每个人对酒的理解与偏好各有不同,而饮酒本身更是一种文化体验。" 张五九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若把白酒低度化比作一座桥,谁也无法保证它是单向通行的。它既可能把习惯喝洋酒、偏爱其他低度酒的消费者吸引到白酒阵营,也可能让原本钟情高度白酒的消费者流向对岸。因此,在开发低度白酒时,必须守住白酒的'魂',突出其本香型、本品牌的典型风格与'酒格',这一点至关重要。"
三问:低度白酒价格更便宜吗?
低度白酒技术成本更高,但定价策略可能进一步下沉
目前,虽然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多家酒企宣布将推出30度以下产品,但其价格可能还需等待产品正式上市才能揭晓。
那么,低度白酒的价格是不是一定更低呢?
"(能做)高度酒的企业,不一定能做低度酒!"中国酿酒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五粮液股份公司技术总顾问赵东曾经对媒体表示,从技术角度讲,低度白酒更难做,对工艺要求更高,成本也更高。
张五九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就像做清蒸鱼,比做红烧鱼对鱼的质量及烹调过程更加考究一样。要开发成功高档次的低酒精度白酒,要做到酒体淡而不寡、低而有韵、风格典型的高档次产品,从技术成本来看也需要更多的投入。"
当然,成本只是企业制定产品价格策略的因素之一,最终定价还需考虑品牌价格体系、厂商利润平衡等多种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发现,五粮液针对29度新产品的调查问卷中,专门设置了意向价格区间的选项。以500ml计,包括"200元~300元""300元~400元""400元~500元""500元以上"共4个价格区间。
从五粮液当前价格体系来看,核心大单品52度第八代五粮液指导价1499元/瓶,其成交价长期稳居千元价格带,是品牌价值的核心支柱;39度五粮液指导价899元/瓶,终端成交价700余元。
从泸州老窖来看,53度国窖1573指导价1399元/瓶,终端成交价900元左右;38度国窖1573指导价799元/瓶,终端成交价接近700元。
如果仅仅从几款产品的价格差异,结合前述调查问卷推测,29度第八代五粮液、28度国窖1573可能参与300元~500元价格带竞争。一方面,便于向上承接品牌主品和39度/38度产品形成显著区隔;另一方面,恰好处在极具规模的中高端主流价格带,能高效吸收更广泛消费人群的升级需求,或是作为吸引新客群的优质入口。
记者注意到,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相关报告今年上半年动销最好的价格带前两位是100元~300元和300元~500元。目前宣布推出30度以下低度白酒的大多是知名酒企,如果他们将产品定位于这一价格带,势必因其自身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而对区域酒企造成"降维打击",甚至可能改变价格区间内的竞争格局。
那么,区域酒企或者中小酒企是否也应积极投身到"拼低"战役中来呢?
对此,张五九持审慎态度。"不是所有的白酒,都适合做低度白酒;哪怕是同一香型,也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适合做低度白酒。"他解释说,不同香型、不同品牌的内在香味物质及构成的香味物质体系是不尽相同的;各个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技术积累也是不同的。如果全行业一窝蜂都来开发低度白酒,并不见得有利于所有企业及整个白酒产业的发展。所开发的低度白酒的度数,也应该因企而异,因酒而异。毕竟市场细分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