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Robotaxi被监管为难,Robotaxi产业的瓶颈在哪?(3)

2025-08-14 10:41  头条

标准何在?

所以,我想强调的是,自动驾驶要真正落地,必须建立一套公开、透明、可量化且可验证的安全标准和评测体系,不能只依靠路测。

自动驾驶产业已经发展了十余年,然而在美国,无论是联邦还是州级层面,都尚未建立起相关的安全评价标准。

这次NHTSA批准Zoox豁免的依据是什么?Zoox的自动驾驶技术究竟有多强?又能应对多少极端场景?这些核心信息至今仍未对外公开。那么,对于其他自动驾驶公司,他们该如何继续优化自己的技术和车辆呢?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NHTSA给予了Zoox豁免,并着手允许更多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看似是个好事,但缺乏标准,终究无法从根本上让企业和公众信服,也给未来的安全问题埋下隐患,陷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宿命式循环。

但我不禁想再多问一句,监管机构为什么不公开他们的评测方法?

一个合理的猜测就是,他们的评测方法本身可能就经不起推敲。NHTSA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理解有多深入?能比Waymo、特斯拉的工程师还懂吗?一旦评测方法公开,可能会招致大量来自学界和业界的质疑。

有意思的是,今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国际标准ISO 34505:2025的测试场景标准,明确定义了哪些是典型的驾驶场景,哪些是必须被测试的极端场景。为监管的执行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标准由我国专家与德国专家联合担任项目负责人,并结合了来自于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20余个国家的1000余条技术意见。通过树立起统一的全球通用标尺,让自动驾驶的测试有了明确依据。

这无疑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尝试,也让中国从标准跟随者成为了主导者。下一步,中国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标准体系很可能也将逐步建立,值得大家持续关注。

当然,我常说,电动汽车产业及其衍生出的自动驾驶和Robotaxi产业,未来必将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关键的支柱作用。所以,每一项政策法规都要慎重对待。

最后,我建议,在制定标准时一定要清醒认识到其中的复杂性。所谓标准,实质上反映了行业内对技术、产品和服务水平的共识。标准定得过松,安全得不到保障;定得过严,创新又可能受挫。

理想的路径是由监管部门主导并邀请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制定出符合当前产业和技术状况的标准。同时保持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确保政策法规的持续更新,为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我在科技特训营中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产业都进行过深入剖析。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前来交流探讨,和我一起,先人一步,领先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