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猪肉价格持续走低,超市里的猪肉变得便宜了,许多家庭也因此受益,餐桌上多了不少实惠。但你可能不知道,这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困境--养殖户正在经历"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艰难局面。那为什么猪肉价格这么难回升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聊聊这个问题,解读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供应过剩:数据揭示严峻现实
首先问题出在供应端。2025年8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正常保有量的103.5%。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供应会持续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很难改变。而母猪存栏量的变化要10个月后才能完全体现出来。所以即便现在开始调控,效果也得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见到。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1月至6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同比增长达14.5%。有机构预测2025年四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增幅可能均超过14%。一些大企业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采取了"以量补价"的策略。但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已经饱和,越卖越多,价格就越低,形成了"越卖越亏"的恶性循环。
二、消费疲软:旺季不旺的真相
除了供应过剩,消费端也有问题。今年的"金九银十"和随后的腌腊季,却出现了"旺季不旺"的异常现象。
国庆中秋双节本应是猪肉消费的高峰,但今年节日效应的提振力度远不及预期。节后市场更是迅速回归冷淡,11月初期待中的南方腌腊、北方冬季消费热潮并未如期启动。
其原因很简单首先是消费习惯的结构性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健康饮食,鸡肉、鱼肉等白肉替代品逐渐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其次是大众消费观念趋于理性,"大口吃肉"不再是日常标配;再有就是餐饮行业复苏不如预期,很多餐厅的猪肉采购量明显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