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之"开盲盒"
首先,在我看来,美国企业应对监管就像在开盲盒,无端浪费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要知道,在新兴领域中,监管的水平无疑非常关键。监管的滞后与不透明,将直接限制企业的创新。同时,当监管批准与否的关键变量不再是技术本身,而是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关系,企业自然就会把精力放在游说和搞关系等跟技术不相关的事务上。
其实Zoox在2022年就试图推出超前的Robotaxi,但很快便引来了NHTSA的调查。并不是他们发生了事故,而是因为监管部门认为汽车就要有方向盘、踏板等人工控制装置。
但Zoox所生产的是无人驾驶汽车。你可以要求测试车辆有方向盘和刹车踏板,以方便测试人员的操控,但用这些条款去规定量产车,明显是无意义的。
经过了3年努力,Zoox终于获得了量产和测试的暂时许可,但也让他们的发展明显滞后于Waymo和特斯拉。侥幸的是Zoox背后有资本雄厚的亚马逊,才得以熬过这3年。换言之,这样的监管环境下,又有多少初创企业在走完冗长流程之前就破产了,又有多少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方案被扼杀。
再看看特斯拉在加州的情况。他们必须先经过不载客的试运营阶段,再申请"全无人驾驶"许可,严格地走完所有流程,具体要花多久时间也还是个未知数。
可是,我们之前就说过,自动驾驶技术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极端场景下的表现。哪怕在正常道路上开几万个小时不出事故,也不代表下一秒能成功应对极端场景。
因此,特斯拉在加州试运营的时间再久,也不能代表他们的技术就是安全的。反之,他们如果在极端场景下表现出色,哪怕不在加州道路上进行试运营,也仍然可以说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