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旗下全新SUV车型YU7自6月26日上市以来,创下了令人瞠目的销售--仅18小时锁单量便突破24万台,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更引发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理性的广泛讨论。然而,在"3分钟大定20万台"的营销狂欢背后,是惊人交付周期。
小米汽车官方App更新了YU7各版本的预计交付周期,数据显示:标准版锁单后最快需要53-56周才能交付;Pro版稍快,为48-51周;而性能最强的Max版"仅"需33-36周。这意味着,即便是选择交付最快的Max版本,消费者也需要等待大半年时间;而选择入门标准版的用户,则面临超过一年的漫长等待期。这一交付周期在汽车行业实属罕见,尤其是对于一款定价25.35万-32.99万元的中高端SUV而言。
产能瓶颈是导致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根据行业分析师推算,小米汽车目前的一期工厂在两班倒的情况下,年产能约为25万辆;二期工厂虽已于2025年7月投产,但也仅能将总产能提升至30万辆;加上规划中的三期工厂,预计到2026年北京总产能才能达到45万辆。以当前24万台的锁单量计算,即使不考虑后续新增订单,小米汽车也需要集中全部产能生产YU7近10个月才能消化现有订单,这还不包括仍需持续交付的SU7系列车型。显然,小米汽车的产能规划与市场热度之间存在巨大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