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斗到政权割据:苏丹内战"利比亚化",域内外势力推波助澜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4日,苏丹喀土穆,市中心区域的政府部门、国家机构以及主要公共和私营企业在经历了23个月的激烈冲突后,遭到严重破坏。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23年4月15日,苏丹内战爆发,至今已两年有余。今年7月26日,苏丹内战的一方--快速支援部队领导的政治联盟"苏丹创始联盟"正式宣布组建名为"和平"的"平行政府",意味着敌对双方从军事对抗向政治对抗迈出关键一步。
尽管苏丹外交部和国际社会既不认可成立"平行政府"之举,也不承认其合法性,但苏丹内战这一最新动向无疑更令外界担忧。从权力斗争、武装冲突到政权割据,各方势力尚未决出赢家,可国家在错综复杂的博弈中日益分裂,人道主义灾难在民间愈演愈烈。作为全球四大冲突之一,苏丹内战走向如何,这个非洲大国是否会重蹈邻国利比亚的覆辙?如今形势更不乐观。
双线针锋相对、催生"平行政府"
苏丹内战已经进入第三年,战场局势仍不明朗,双方敌意愈演愈烈。两大交战阵营分别由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以下简称"快支部队")领衔:前者自2019年4月将前总统巴希尔解职后接管国家政权至今,代表着国际社会承认的苏丹政府;后者源自达尔富尔地区部落民兵组织"金戈威德",在达尔富尔冲突期间成为巴希尔的"私人雇佣军"和"白手套",2013年形式上被苏丹政府收编后,冠以"快速支援部队"之名。
此后十年苏丹经历了从巴希尔时代到后巴希尔军政府时代的重大变局,苏丹武装部队和快支部队名义上仍同属当权派阵营。只是双方早已面和心不和,前者尤其警惕后者实质不受约束、尾大不掉的趋势,试图全力压制、加快整编后者,由此引发后者对于"强行吞并"的激烈反弹,终于在前年4月引爆全面内战。
过去两年,双方在首都喀土穆、西部达尔富尔地区、中部科尔多凡地区和东南部多州展开激烈战斗,争夺首都圈控制权的喀土穆战役更是持续25个月才告终,成为苏丹和非洲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在美国、沙特阿拉伯、联合国的先后斡旋下,双方曾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别在沙特和瑞士举行直接谈判和间接对话,但都无疾而终。
快支部队及其主要盟友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希卢派)](以下简称"苏人运-北方局")拥有约12万兵力,控制着达尔富尔地区多数区域(北达尔富尔州除外)、科尔多凡地区的部分区域、西北部边境及周边区域,在今年3月底之前更是控制着喀土穆多个重要地点(包括总统府、喀土穆国际机场、央行、国家情报局总部)。无论是军事实力、战斗力还是实际掌控的领土资源,快支部队的确拥有政治上"自立门户"的底气。
事实上,进入2025年后,快支部队在另立政权的道路上迈出前所未有的步伐,离不开其今年与苏丹武装部队的"斗争形势"变化,二者几乎同步推进。
今年初,苏丹武装部队发起攻势,1月11日收复中部杰济拉州首府瓦德迈达尼,2月8日几乎重夺喀土穆州北部所有区域,剑指首都。这一天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宣布,将组建"看守政府"或"战时政府"完成过渡任务,协助完成"清除苏丹境内叛乱分子"的军事行动。
苏丹武装部队的年初组合拳,意在军事和政治上"双重绞杀":一方面,尽可能地收复失地(特别是首都、州府这样的重要城市)、消灭快支部队的有生力量、压缩其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由于自2021年底军事政变(赶走哈姆杜克文官政府)后苏丹实际上没有正式政府,布尔汉率先提出组建政府,无疑是要抢先占据政权合法性。
2月19日主权委员会与内阁达成的宪法修正案协议更是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该修正案删除了"快速支援部队"和"自由与变革力量"(政党与民间团体组成的联盟)的字眼,禁止外国国籍持有者获得政府职位,授予主权委员会对外交政策的审查权,合并组建新的过渡立法机构,将军政府到民选政府的过渡期再延长39个月。
快支部队和自由与变革力量都是2019年巴希尔下台后军方承诺权力共享的对象,但宪法修正案意在正式将二者排除在国家权力之外。既然苏丹武装部队掌管的政权公开否认快支部队的合法名分,那么后者干脆自立门户、针锋相对。
2月18日,没等宪法修正案公布,快支部队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集盟友起草"创始宪章",并于4天后正式签署,宣布成立"苏丹创始联盟"--其成员包括快支部队、苏人运-北方局等23个政治和武装组织,筹建"和平与团结政府";3月4日,"苏丹创始联盟"在内罗毕宣布通过"过渡宪法框架";4月15日,快支部队领导人达加洛领衔的"和平与团结政府"宣告成立。
从这一刻起,快支部队的"平行政府"其实已经开始着手运行,甚至宣称开始发行自己的货币和身份证。到了7月26日,"苏丹创始联盟"发言人阿拉丁·努古德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视频声明,宣布组建名为"和平"的"平行政府",其最高权力机构为15名成员组成的"总统委员会",由达加洛担任主席,苏人运-北方局领导人阿卜杜勒·阿齐兹·希卢任副主席。
据"苏丹创始联盟"内部人士披露,在"平行政府"的权力分配中,快支部队占42%,苏人运-北方局占33%,剩余25%由苏丹革命阵线等其他联盟成员分享。值得注意的是,该联盟任命的"政府总理" 穆罕默德·哈桑·泰希曾在2019年至2021年间担任主权委员会成员,是公民团体代表,这一任命无疑具有吸收民间力量的象征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