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中国战略物资储备大提速,背后释放什么信号?(3)

2025-11-24 10:02  头条

比起囤油,中国在粮食领域的储备扩张更显震撼 -- 占全球不到两成人口的中国,竟手握全球一半以上的主要谷物储备。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玉米、大米、小麦的全球库存占比分别高达 68%、59%、50%,较十年前飙升20 个百分点。

这惊人的储备规模,源于一套全方位的 "增储组合拳"。

几万座巨型筒仓散落在全国各地,守护着海量粮食。全国超7亿吨的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较2014年增长36%,规模堪比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资金层面更是加码发力,2025年粮食储备预算增至1316.6亿元,农业保险补贴达540.5亿元,真金白银的投入为储备保驾护航。

科技也助力,从2022到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从70%提升到85%,数字化仓库的比例达到了80%,基因编辑玉米品种让产量潜力再涨15%,从生产到储存全链条提速。

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行动已被纳入法治轨道。

2024年6月,《粮食安全保障法》开始落地实施,将"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理念制度化、常态化。

粮食储备的迅猛增长,既是对14亿人饭碗的坚实守护,也是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站稳脚跟的战略智慧,与石油储备共同铸就了大国发展的 "定心丸"。

在积极增加石油与粮食战略储备的同时,中国也以惊人的速度悄然扩充另一项关键资产--黄金。

11月7日,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0月末中国黄金储备约为2304.457吨,较9月末增加约0.93吨,连续第12个月增持。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4日报道称,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未公开的黄金购入量可能是官方数字的10倍以上。

法国兴业银行的分析师根据贸易数据估算,中国今年的黄金总采购量可能高达250吨,占全球央行总需求的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通过多种渠道扩充黄金储备:

一是持续从国际市场进口黄金;

二是开足马力,加大国内黄金开采量,将部分新采黄金纳入储备库;

三是创新性地推动黄金存储国际化,例如吸引柬埔寨等国将新购置的黄金存放于中国。

可见,中国正通过公开与未公开渠道,以远超表面数据的规模迅猛增持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