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持续三年!欧洲内部对是否派兵援乌纠结不已(3)

2025-02-21 15:02  环球时报

北约角色将进一步边缘化赵俊杰在俄乌冲突即将迎来三周年之际,美国新政府对欧洲放出了大招,撇开乌克兰政府和欧盟,在第三国沙特直接举行止战停火的美俄高官会谈,并且表态要让欧洲国家自行保障欧洲的军事安全。此举不但引发乌克兰和欧盟的强烈不满,还使北约面临尴尬和分裂的危险。

拜登政府执政时期注重整合美欧关系,通过北约对欧洲安全防务的承诺,让欧洲国家纷纷站队北约,既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又增强了北约在欧洲的影响力。然而,特朗普团队上台后却一反常态,不仅要求北约成员国把军费开支增至GDP的5%,还威胁欧洲盟友如不能得偿所愿,华盛顿"会考虑退出北约"。鉴于美国新政府的执政风格和反传统的右翼保守主义理念,欧洲盟国还真不能将其警告视为耳边风。

表面上看,华盛顿让欧洲国家自行保障军事安全,是不满北约的欧洲成员国继续"占美国的便宜"。从深层次看,美国政府面对巨额的国债,而对乌军援是"无底洞",华盛顿想甩掉欧洲安全的责任,然后将战略资源和精力投放在"印太战略"上。因此,尽快结束俄乌冲突,将欧洲安全与乌克兰置于美国外交的次要地位,这意味着美国外交战略出现重大转向。面对华盛顿发出的要挟,北约中的欧洲成员普遍感到忧虑。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感叹道:"傲慢的特朗普试图在缺乏原则和尊重的情况下统治世界"。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强调,欧盟需探索除北约外的安全合作模式,欧洲应增强自身安全责任。

现任北约秘书长吕特警告,如华盛顿退出北约,美国将面临在"一个严酷、不妥协的世界"中被孤立的风险。从近期看,一旦美俄后续谈判能让俄乌冲突走向停火,对多数欧洲国家而言算得上是好消息,毕竟三年的军事冲突给欧洲造成极大的伤痛。但换个视角观察,美国从幕后走向前台直接介入危机处理,主要驱动力不是国际道义,而是有其"如意算盘"。前不久美高官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向乌克兰递交的一份"矿产协议",才是当前华盛顿"美国利益优先"的真实野心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