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持续三年!欧洲内部对是否派兵援乌纠结不已

2025-02-21 15:02  环球时报

编者按:随着俄乌冲突爆发迎来三周年,如何实现停火止战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日前美国率先与俄罗斯方面举行会晤,讨论恢复美俄关系和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让欧洲和北约备感压力。是否出兵乌克兰,更成为欧洲内部争论的焦点。

本期"环球圆桌对话"邀请三位学者就此展开讨论。崔洪建: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赵俊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李海东: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出兵,欧洲唯一能打得出手的牌?

崔洪建随着被排除在美俄谈判之外、乌克兰危机的走向急剧脱离预期,欧洲情急之下开始公开且认真地讨论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与一年前法国总统马克龙率先提出"派兵论"时的遭遇不同,现在欧洲国家不再把"派兵"看作异想天开之举,也不再有当时揶揄马克龙"哗众取宠"的心情。

形格势禁之下,向乌克兰派兵似乎成了欧洲试图改变当前窘境唯一还能打得出手的牌了。欧洲两度抛出"派兵论"的背景都是美国的政策波动和变化。马克龙的"第一炮"是冲着美国国会去的。当时拜登政府的援乌法案受阻于共和党掌控的国会,在乌克兰即将因粮草不继而败北的危机感驱使下,马克龙以"出兵"相胁,一旦欧洲军队卷入直接冲突,美国就将受制于北约集体防御条款而被拉下水,共和党人因此知难而退,放行了援乌法案。

眼下欧洲再次祭出"出兵"法器,更是针对美国对俄乌政策大变、欧洲可能被迫沦为谈判看客的强烈应激反应。在情绪之下,"出兵"也成为欧洲要利用军事手段达到外交目的的重要策略:一旦在美俄达成协议之前欧洲实现了在乌克兰的军事存在,就可以和乌克兰绑得更紧,进而实现"以实力求(谈判)资格"的目标。为了让"和平"尽快到来,美俄将不得不考虑将欧乌请上谈判桌以免横生枝节。但此时的共和党已经掌控府院大权,特朗普也不是当年那个还能被触动的约翰逊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