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通人员"周静华从泰国被引渡回中国。这是开展"天网行动"以来第63名归案的"红通人员",既标志着亚洲地区"红通人员"清零,更标志着中国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亚洲"红通人员"清零,彰显中国反腐斗争坚定决心。反腐败是民心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方针,把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提升到国家政治和外交层面,纳入反腐败工作总体部署,使之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部分。2014年6月,中央追逃办成立;2015年4月,中央追逃办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天网"行动正式开始,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自此,一张追捕外逃腐败分子的天罗地网撒向全球。目前,"百名红通人员"中已有63名归案,其中有28人来自未与中国签署引渡条约的国家,追回赃款折合超过100亿美元。追逃的时间跨度之长、地域范围之广,既彰显了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更体现了中国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鲜明态度。
亚洲"红通人员"清零,体现中国司法执法合作水平的稳步提升。腐败是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预防和打击跨境腐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国际刑事司法与执法合作是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广泛开展国际司法执法合作,不仅分别于2014年、2024年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布《北京反腐败宣言》、通过《关于加强执法合作、拒绝腐败避风港的北京共识》,而且积极加强与各国司法执法制度合作,现已同80余个国家缔结引渡条约、司法协助条约、资产返还与分享协定等170余项。国家监委同100多个国家反腐败机构建立工作联系,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签署了40余份合作文件,初步构建起覆盖各大洲和重点国家的反腐败司法执法合作网络。此外,为配合国际司法执法合作,中国监察法专章明确规定国家监委的反腐败国际合作职责,持续完善引渡、移管被判刑人、遣返、联合调查、调查取证、资产追缴、信息交流等方面"法律工具箱",使"天网"发挥出更加强劲的威力。中央追逃办举办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工作培训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围绕如何提高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纵深推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开展专题授课、经验交流、案例分享。一堂堂生动解渴的课程,既让来自各地的追逃追赃骨干们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又极大地帮助学员增强本领,助力境外追逃追赃法治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