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果断下决定,邀请朝鲜领导人来北京后,马上给了李在明一个忠告

2025-08-28 21:25  头条

李在明访美,意味着路线之争就已经划上句号。8月25日,李在明应邀在臭名昭著的美国智库CSIS发表演讲。在演讲中,李在明正式就中国还是美国的路线之争作出公开答复。

李在明表示, "经中安美"是过去多任韩国总统选择的路线,即安全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

美国开始强有力地牵制中国,国际社会开始进行供应链重组,韩国"安美经中"的路线开始行不通了,韩国的经济政策,也将在美国的基本政策框架内进行。

而关于中韩关系,李在明则表示中韩地理位置更近,美国与中国在部分领域进行合作也是事实,所以在这一框架下,韩国将继续维护好中韩关系。

李在明的这场演讲,虽然都提到了中韩、美韩关系,但美韩关系的优先级明显要高得多。这也说明李在明决心一定,不会再走"安美经中"的路线,倒向美国已经成了唯一的选择。

在李在明正式上任韩国总统之前,李在明多次释放了对华友好信号。外界也普遍认为,李在明可能会继承文在寅的政治路线,走"经中安美"的老路线。

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

美韩关系,本身就是利益交换下的产物。

韩国出于对朝鲜的恐惧,尤其是南北还有中俄两个大国的存在,需要美国在韩国驻军,需要美国在《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下向韩国提供保护。

作为回报,韩国成为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前沿阵地,通过增加在朝鲜半岛的军事投入和驻军,用以遏制中国,监视俄罗斯,为美国的印太战略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韩国是两大阵营博弈的前沿阵地,美韩关系是韩国得以在两大阵营博弈中苟且的最根本的保证。

这一惯性从朝鲜战争结束后持续到现在,不管是在朴真熙时代,还是朴槿惠、文在寅时代,这一点都没有改变。

只不过在2018年之前,中美关系远未走到现在这个地步,美国的重心依旧放在中东,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和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并没有成型,为中韩关系发展留下了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这才有了朴槿惠和文在寅时代,中韩关系的迅猛发展。

李在明又自称是文在寅的继任者,这就给外界留下了中韩关系留下想象空间,认为李在明会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尹锡悦的对华关系道路。

但这种想象空间的主导权不在韩国手里,也不在中国手中,而是在美国手中。

除此之外,韩国内部势力,也不会允许李在明走"亲中"路线。韩国内部不同的政治派别,有着各自的外交主张,有亲华的、有亲日的,但大头还是亲美。

亲美政治势力,将美韩关系奉为圭臬,不仅将美韩关系和韩国安全挂钩,更是与自身的仕途挂钩。

说直白点,展现亲美才更有可能在韩国拿下选票,这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政治抉择,李在明除了顺水推舟,别无他选。

而在经济层面上,韩国对中国是"又爱又恨"。

中国是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但中国又是韩国产业界最大的竞争对手。

一边韩国需要中国市场来推动经济发展,另一边又担心中国各个领域崛起,会对韩国产业链造成冲击。

中国在诸多领域,已经对韩国构成冲击。包括汽车、造船、手机制造、乃至韩国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

相较于中国市场,韩国其实更愿意看到美国抡起对华制裁大棒,把中国这些产业砸个稀巴烂,韩国的对外出口就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从这几个角度来看,李在明就不可能会走"亲中"路线。李在明的这场演讲,只不过是坐实了这一点。而李在明还提了一嘴中国,无非就是在朝核问题上还需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