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做法看,美国、欧盟都将移动源减排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李天威介绍,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升级排放标准,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的车辆、机械和船舶应用,推动高排放移动源淘汰,实施定期检测等,这些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减污降碳协同已成为各国移动源排放管理的共识,美国和欧盟也正在加快推动移动源减污降碳政策的研究和实施,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实施,推动可再生和低碳燃料的研究应用。
"标准对减排发挥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生态环境部将加快移动源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新闻发布会上,李天威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图板,"图板显示的是从国零到国六排放标准,柴油车百公里排放的颗粒物。大家可以看,从293克降低到1.5克,技术进步带来的绩效提升是革命性的。"
他透露,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对标欧美先进法规,研究制定轻型车、重型车的国七标准,国七标准排放控制技术水平基本上也跟欧美接轨,大概晚两年左右实施,实现机动车减污降碳协同。同时,研究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国五标准,实现排放控制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完善在用车标准规范体系,完善排放检验设备验证方法和防作弊技术规定。
李天威介绍,生态环境部还将强化机动车排放监管。推动重型货车"退四、治五、管六、推新"。他解释说,退四就是要加快淘汰国四及以下的货车,治五就是严格整治国五货车的超标问题,管六就是要强化国六货车的智慧化监管,推新就是要加快推进新能源重卡的替代应用。
同时,持续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的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弄虚作假这类行为的发生。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重点提高机场、港口、园区等新能源机械和内部车辆的新能源比例,持续推进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推进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重点行业大宗货物的清洁运输,推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