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斗为何国内还在用GPS?原因过于现实(3)

2025-10-09 16:03  头条

第一个原因得说市场惯性和生态壁垒。GPS干了这么多年,全球产业链都以它为标准,芯片、软件、地图数据,全是GPS优先。国内厂商做手机或车机时,供应链上GPS模块现成又便宜,兼容性好,不用大改就能上线。

北斗虽兼容GPS信号,能无缝切换,但老设备升级麻烦,企业一算账,觉得多此一举。

拿手机来说,好多App界面上还写着"GPS定位",用户习惯了点那个图标,其实后台可能已经用北斗了,但显示没变,误导大家以为还在靠美国货。这就像你家冰箱用惯了某个牌子的牛奶,突然换新牌,味道差不多,但标签没改,你还以为是老样子。

产业上,北斗推广需要时间,2024年国内卫星导航产值超5000亿,北斗贡献70%,但消费级市场渗透慢,物流车队、出租车33500辆用北斗,但整体份额还没追上。

第二个现实点是成本和免费策略。GPS对全球民用完全免费,美国政府补贴运营,吸引用户上钩,企业接入零门槛。北斗基础服务也免费,但高端商用如厘米级定位或特定行业应用,得收点费,这在运输、农业等领域就成了门槛。

企业老板掂量着,为什么多花钱换北斗?尤其推广初期,硬件改动成本高,北斗芯片虽便宜了,但整套系统升级得投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