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马克龙访华,希望确保欧洲成为中国的重要伙伴

2025-11-28 22: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一】时隔两年多,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12月3日起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他第三次访问中国。虽然这次马克龙没有带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但有消息称,他此行希望在欧盟和中国之间建立起一个"服务于双方利益"的关系框架。

据香港《南华早报》11月28日报道,一名爱丽舍宫消息人士当天匿名在吹风会上透露,马克龙此行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欧洲作为中国的重要伙伴受到尊重,而不是成为紧张局势中的一个变数"。

这位消息人士称,为推动中欧关系稳定,马克龙将向中方提出在贸易上寻求再平衡、加强安全与和平领域的承诺,并探索构建一种双边关系的新模式。

他强调,马克龙希望向中国传达"非常明确的愿望,即建立一个符合中欧共同利益的关系框架"。

"这个框架不应由中俄关系或中美关系的发展来决定,而是基于中国承认欧洲是重要伙伴这一前提。中国在欧洲拥有根本利益,特别是在涉及乌克兰和平与安全的问题上。"该消息人士说。

他还举例称,"中国需要先进芯片,欧洲需要获得稀土的安全供给,两者在共享和加速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共同利益。这正是总统希望推动的行事原则,而不是跟随美方主张,或根据中美关系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立场。"

多家外媒都注意到,马克龙此次访华没有如前两次一般带上欧盟委员会主席。但"欧洲新闻网"28日指出,由于权限问题,马克龙将作为欧盟"特使"的角色行动,并向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汇报。

2023年,马克龙访华期间来到中山大学参观。 视觉中国

消息人士也表示,法国和中国之间的磋商是以欧盟对华政策为指导的,即将中国视作欧盟的关键经济伙伴,也是全面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

不过,中方一直强调,中欧关系的正确定位应当是伙伴而不是对手。中国驻法国大使邓励上月在接受港媒采访时也批评欧盟的这一对华政策,称其发出了"混乱的信号",不应成为双边关系的指导政策。

"欧洲新闻网"28日分析认为,经济议题将主导马克龙此行。中国拥有大量在新兴领域领先的企业,从人工智能到电池、无人机,并正向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市场进军。随着欧盟成员国考虑要求中国企业进行技术转移,马克龙将主张"共享创新成果"。

法国消息人士也毫不掩饰其目的地宣称,"在若干领域,中国如今拥有特别先进的技术,可以与其信任的伙伴,包括欧洲国家共享"。

此外,爱丽舍宫消息人士还提及了被外界视为中法关系一大障碍的乌克兰问题。他称,法国方面认识到中方对欧盟制裁中国实体的担忧,法国希望明确表达其期待,即"中国不向俄罗斯提供任何可助其延续冲突的手段"。他指出,这一立场"与中国公开宣示的促进解决冲突的目标完全一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27日应约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通电话。双方就乌克兰危机交换意见。博纳介绍了法方立场。王毅表示,中方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支持达成全面、持久、当事各方都接受的和平协议,支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愿同法方就此保持沟通。

在台湾问题上,爱丽舍宫消息人士重申法国"坚定不移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并呼吁各方维护台海现状。

博纳也在通话中表示,马克龙总统期待很快访问中国,巩固深化两国元首的友谊,并就推进法中、欧中关系以及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进行深入战略沟通。相信此访将引领两国关系高质量发展,并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新贡献。法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传统,坚定不移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理解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正当立场。期待同中方增进相互信任,加强对话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治理及经济失衡等挑战。欧中关系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法方愿在良好法中关系基础上为欧中对话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爱丽舍宫16日发声明宣布,马克龙将于12月3日起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访问期间,马克龙将在北京和成都停留两站,并与中方领导人会晤。

《南华早报》指出,这将是中方领导人第三次在首都之外与马克龙举行额外会面,此前的访华行程中,双方曾在上海、广州和北京会晤。该消息人士也表示,"这在中国外交礼宾中十分罕见,巴黎和总统本人对此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