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的营业大厅里,一个中年男人突然跪在地上,双手捂脸嚎啕大哭。
"九年!整整九年啊!我每个月按时还9800,一次都没断过!现在你告诉我,220万的本金一分钱都没还?!"
他的声音撕心裂肺,整个大厅的人都停下来看着他。保安想上前扶他起来,他却挣开了,从包里掏出一沓厚厚的还款记录,狠狠地摔在柜台上。
"你们自己看!108个月,每个月9800,我一共还了105.84万!可我的贷款本金还是220万!这105万都去哪了?都被你们吃了吗?!"
大堂经理走过来,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先生,您先冷静一下。您的情况我们了解,这是正常的还款方式,是您当初签合同时自己选择的。"
"正常?"男人猛地抬起头,眼睛通红,"什么叫正常?我还了一百多万,本金一分没少,这他妈叫正常?"
"先生,请注意您的言辞。"大堂经理的表情冷了下来,"您选择的是等额本息还款,前期确实主要还的是利息。这在您签合同时,我们都有明确说明。"
"说明?"男人惨笑一声,"你们当初就告诉我每个月还9800,30年还完。谁告诉我前面几年还的全是利息?谁告诉我还了九年,本金一分没动?"
大堂里的人越聚越多,有人拿出手机拍摄。男人根本不在乎,他只是一遍遍地重复:"九年啊...我这九年是怎么过来的,你们知道吗?为了这每个月的9800,我..."
他的声音哽住了,接下来说出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01
2014年,我38岁,在一家外贸公司做销售主管,月薪1.8万。老婆在小学当老师,月薪5000。儿子刚上小学,我们住在城中村的老房子里,虽然挤,但也算温馨。
那年,老婆怀了二胎。
"老公,这房子太小了,两个孩子怎么住?咱们买套大点的吧。"老婆摸着肚子说。
我心里也想买,可看看存款,只有30万。那时候房价已经涨到两万五一平了,买套100平的房子,总价250万,首付就要75万。
"钱不够啊。"我苦笑。
"可以找父母借啊。"老婆说,"我妈说可以拿20万出来,你爸妈那边再借点,凑个首付应该没问题。"
我沉默了。借钱买房,这个坎我一直过不去。可看着老婆期待的眼神,想着马上要出生的二宝,我最终还是点了头。
那个周末,我们去了售楼处。销售小姐长得漂亮,笑容甜美,说话特别好听。
"先生您好,这个楼盘是学区房,配套齐全,升值空间大。现在买是最好的时机。"
"多少钱一平?"
"均价两万五,这套105平的,总价262.5万。您只需要首付78.75万,剩下的可以贷款。"
我算了算,首付快80万了。我们的30万,加上双方父母凑的45万,也就75万,还差3万多。
"首付能不能少点?"我问。
销售小姐笑着摇头:"先生,首付比例是固定的,不能少。不过..."她压低声音,"如果您确实喜欢这套房子,我们可以帮您想想办法。"
"什么办法?"
"我们有合作的担保公司,可以帮您把房价做高一点,这样首付比例不变,但实际首付的金额就少了。比如这套房,我们可以做到280万的合同价,这样首付84万,但我们只收您75万,另外9万算是给您垫付的,您之后再慢慢还给担保公司就行。"
我愣了一下:"这...合法吗?"
销售小姐笑了:"先生,大家都这么做,您放心。"
我看了看老婆,她点了点头。最后,我签了字。
办贷款的时候,银行的信贷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姓张。她拿出两张表格:"陈先生,您是选择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
"有什么区别?"
"等额本息就是每个月还款金额一样,等额本金是前期还得多,后期还得少。"
"那就等额本息吧,压力小点。"我想都没想就说。
张经理点点头:"好的,您贷款183.75万,30年期,利率4.9%,等额本息每月还款9800元。"
"一共要还多少?"
"30年总还款额大概是353万。"
我心里一惊:"这么多?"
"是的,因为有利息嘛。"张经理笑着说,"不过您每个月只要还9800,压力不算大。"
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每个月9800,我月薪1.8万,老婆5000,加起来2.3万,还完房贷还剩1.3万,够生活了。
至于那个353万的总还款额,我根本没往心里去。30年呢,太遥远了,谁知道30年后会怎样?
可我万万没想到,我签下的这份合同,会成为我未来十年的噩梦。
02
拿到房本那天,我和老婆都很兴奋。虽然借了钱,虽然要还30年贷款,但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大房子了。
儿子在新房子里跑来跑去,开心得不得了。老婆摸着肚子,笑着说:"等二宝出生,就有自己的房间了。"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很成功。38岁,有房有车,两个孩子,工作稳定,月薪不错。虽然背着贷款,但我相信凭自己的能力,一定能还完。
第一个月还款时,我特意去银行打了还款凭证。看着上面显示"已还款9800元",我心里挺踏实的。
第一年,我们还款了11.76万。年底我算了算,贷款本金应该还剩172万左右了吧?
可我没去查。因为工作太忙了,二宝出生后,家里开销也大了。每个月的9800,我都是设置自动扣款,扣了就算了,也没细想。
第二年、第三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公司业务下滑,我的提成少了很多,工资降到了1.5万。老婆为了照顾两个孩子,辞职在家了。
家里的经济压力突然大了起来。
"老公,我们是不是应该省着点了?"老婆看着账单说。
我点点头。从那以后,我们几乎不出去吃饭了,衣服都在网上买打折的,连水果都挑便宜的买。
可即使这样,每个月除去9800的房贷,剩下的钱还是紧巴巴的。两个孩子的奶粉、尿不湿、学费、补习班,每一样都要钱。
有一次,儿子发高烧,去医院看病,医生说要住院观察。我看着住院押金单上的5000元,手里只有3000。
"老婆,家里还有钱吗?"
她摇摇头,眼圈红了:"信用卡里还有2000额度,先刷了吧。"
那天晚上,我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看着手机里的账单,突然很想哭。
工资卡里还有4000块,下个月5号就要扣房贷了,9800。也就是说,我还差5800。
我给几个朋友发了信息,借了6000块,才算把这个月撑过去。
"陈哥,你这不行啊,"朋友劝我,"你这房贷压力太大了,要不考虑把房子卖了,换个小点的?"
我摇头:"不行,这房子是学区房,不能卖。再说了,我都还了三年了,总不能白还吧?"
朋友叹了口气:"你知道你三年还了多少本金吗?"
"应该还了三四十万了吧?"我说。
朋友摇头:"你去查查吧,肯定没你想的那么多。"
我没在意。我想,就算没有三四十万,两三十万总有吧?三年时间,35万多呢。
直到2019年,我才知道真相。
03
2019年春节,我去银行想提前还一部分贷款。
柜台的小姑娘接过我的卡,查询了一下,说:"先生,您的贷款余额是214.8万。"
我愣了:"多少?"
"214.8万。"
"不对吧?"我的声音有点急,"我2014年贷的款,183.75万,现在都五年了,怎么可能还有214万多?"
小姑娘又查了一遍:"先生,您当初贷款的本金是183.75万,但您选择的是等额本息,前期主要还的是利息。您这五年还款58.8万,其中本金只还了3.95万,剩下的都是利息。"
我脑子嗡的一声。
"你说什么?"
"您五年还款58.8万,本金还了3.95万,利息还了54.85万。"
我不相信,让她把明细打出来。一张长长的清单打出来,我一行行地看,手开始发抖。
第一个月,还款9800,本金326.56元,利息9473.44元。
第二个月,还款9800,本金327.90元,利息9472.10元。
第三个月,还款9800,本金329.24元,利息9470.76元。
我一直翻到第60个月,本金618.73元,利息9181.27元。
五年了,我每个月还的本金,从300多块涨到600多块,其余的全是利息。
我坐在椅子上,整个人都傻了。
"先生,您还要办理提前还款吗?"小姑娘问。
我摇摇头,拿着那张明细,走出了银行。
外面下着小雨,我站在屋檐下,盯着那张纸,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五年,58.8万,本金只还了3.95万。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这五年,几乎是在给银行打工。我拼命赚钱,拼命省钱,拼命还贷,结果本金几乎没动。
我想起这五年的日子。
为了每个月的9800,我从来不敢请假,不敢生病,不敢辞职。公司让我出差,我立刻就去;客户半夜打电话,我马上接;周末加班,我从不推辞。
为了省钱,我们一家四口很少下馆子,衣服都穿旧的,连孩子想吃个麦当劳都要考虑半天。
老婆生二胎后身体不好,医生建议做个检查,要3000块,她说等等再说,结果拖了两年。
我爸去年查出高血压,医生开了进口药,一个月800,我让他换国产的,他没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这五年,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我以为我们是在还债,是在为未来打基础。
可现在我才知道,我们只是在给银行送钱。
那天晚上,我把这事告诉了老婆。
她听完,愣了很久,然后突然抱着我哭了起来:"老公,对不起,都怪我,是我非要买大房子..."
我摇头:"不怪你,怪我自己,当初没想清楚就签了字。"
"那现在怎么办?"她哭着问,"我们还要这样还多少年?"
我算了算,说不出话来。
还要25年。
25年,我们还要这样过25年。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绝望。
04
从那以后,我开始研究房贷的各种细节。
我终于明白了"等额本息"是什么意思。
这种还款方式,前期主要还利息,后期才开始还本金。用公式算出来,我的贷款,前10年,每个月还的本金只有几百块,其余全是利息。
也就是说,我要还到第15年左右,才能开始有效地减少本金。
而如果我当初选择"等额本金",第一个月就要还本金5104元加上利息7503元,总共12607元。虽然第一个月压力大,但本金减少得快,利息也就跟着少了。
30年总还款额,等额本金比等额本息少60多万。
60多万!
我看着这个数字,感到五雷轰顶。
为什么当初银行没人跟我说清楚这些?为什么他们只是简单地问我选哪种,而不详细解释?
我去找当初给我办贷款的张经理。她已经调走了,换了一个姓刘的男经理。
"刘经理,我想问一下,当初我办贷款的时候,为什么没人跟我说清楚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的区别?"
刘经理笑了笑:"先生,这些在合同上都有写,您签字的时候没仔细看吗?"
"我看了,但是没看懂!"我的声音有点大,"那些专业术语,我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看懂?你们为什么不用大白话解释清楚?"
"先生,"刘经理的笑容收了起来,"您在合同上签了字,就代表您认可了这些条款。而且,我们当时也询问过您要选择哪种还款方式,是您自己选的等额本息。"
"可你们没告诉我,等额本息前期几乎都是在还利息!你们没告诉我,我还五年,本金只还了不到4万!"
"这是您自己的选择。"刘经理的态度冷了下来,"而且,等额本息前期还利息多,这是金融常识,不是我们银行特意坑您。"
"那为什么不在我签合同的时候,明确告诉我这一点?"
"我们有告知义务,但不代表要把所有细节都讲一遍。合同上都写着,您自己没看清楚,这不能怪我们。"
我看着他那张公事公办的脸,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是啊,人家说得没错。合同上确实都有写,我确实签了字。至于我有没有看懂,有没有理解,那是我自己的事。
银行只要确保流程合规就行了,至于借款人是否真的明白自己签的是什么,不重要。
我走出银行,站在大街上,看着车来车往,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这些年,我一直以为自己在还房贷,在为家庭努力,在为未来打拼。
可实际上,我只是个给银行送钱的工具人。
我每个月按时还9800,从不拖欠,是个好客户。可我的本金几乎没减少,银行照样收着利息,旱涝保收。
这笔买卖,对银行来说,稳赚不赔。
而对我来说,是一个无底洞。
05
2020年初,疫情来了。
公司业务停摆,三个月没有收入。老板说,要么降薪留下,要么拿两个月补偿走人。
我选择了降薪。从1.5万降到了1万。
可房贷不会因为疫情就少还,每个月的9800,雷打不动。
那三个月,我们是靠信用卡撑过来的。我把三张信用卡都刷爆了,一共欠了8万多。
疫情稍微缓解后,我拼命接私活。白天上班,晚上做兼职,周末跑滴滴。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整个人瘦了一圈。
老婆看着心疼,劝我不要这么拼。
"不拼不行啊,"我苦笑,"房贷要还,信用卡要还,孩子要养,父母要照顾。我不拼,咱们全家喝西北风啊?"
那年年底,我终于把信用卡还清了。可看着银行账户里剩下的3000块,我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因为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只要房贷还在,我就永远不可能轻松。
我又去银行查了一下贷款余额:210.3万。
六年时间,还款70.56万,本金减少了7.45万。
也就是说,这六年,我给银行贡献了63万的利息。
我看着这个数字,突然有种想笑的冲动。
63万,如果当初没买房,这63万能做多少事?
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能让老婆不用这么辛苦,能让父母看得起病,能让我们一家人偶尔出去旅游一次。
可现在,这63万全进了银行的口袋。
而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善,甚至越来越差。
06
2022年,儿子要上初中了。
我们买房的时候,就是冲着学区去的。可等孩子真要上学了,才发现,学区房只是解决了入学资格,真正的开销才刚开始。
择校费、补习班、兴趣班,每一样都要钱。
班主任找到我:"陈先生,您儿子基础不太好,建议上一下我们的强化班,一学期8000。"
我咬咬牙,交了。
可交完钱,信用卡又要爆了。
"老婆,要不你去找份工作吧,"我说,"光靠我一个人,真的撑不住了。"
老婆沉默了一会儿:"可是二宝才上小学二年级,我出去工作,谁照顾他?"
"放学后去托管班吧,一个月也就1500。"
"托管班哪有家里好?"老婆的眼圈红了,"孩子这么小,我出去工作,他该多可怜。"
"可是我们没钱了!"我的声音大了起来,"你看看咱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每个月工资一发就没了,房贷9800,孩子开销至少5000,吃喝拉撒2000,水电物业1000,根本存不下钱!"
"我一个月就挣1万块,除去这些,剩不了几百块。万一出点意外,家里连个应急的钱都没有!"
老婆哭了:"我也知道压力大,可是我能怎么办?当初是你说要买大房子的,现在又怪我不出去工作..."
那天晚上,我们吵了很凶,这是结婚十年来第一次。
吵完后,我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抽烟。看着楼下那些万家灯火,我突然很想问一句:这些亮着灯的房子里,有多少家庭像我们一样,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
第二天,老婆还是去找了份工作,在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3000块。
二宝放学后去了托管班。第一天接他的时候,他拉着我的手说:"爸爸,托管班的阿姨不好,她凶我。"
我蹲下来,看着儿子委屈的小脸,心里像被扎了一刀。
"爸爸对不起你,"我抱着他,声音哽咽,"等爸爸赚了钱,就让妈妈回家陪你,好不好?"
可我知道,这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因为还有24年,我们还要这样还24年。
07
2023年3月,我迎来了46岁生日。
没有蛋糕,没有礼物,甚至没有一顿像样的饭。老婆煮了碗长寿面,就算庆祝了。
"老公,生日快乐。"她把面端到我面前,笑容有些勉强。
我看着那碗简单的面,突然很想哭。
从38岁到46岁,八年时间,我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销售主管,变成了一个为了生计疲于奔命的中年人。
我的头发白了一半,脸上的皱纹深了很多,身体也大不如前。去年体检,医生说我血压高,颈椎病严重,让我注意休息。
可我怎么休息?我不敢休息。
我不敢生病,不敢失业,不敢有任何意外。因为一旦出事,每个月的9800就还不上了。
那天晚上,我又去银行查了贷款余额。
205.6万。
九年时间,还款105.84万,本金减少了12.15万。
这意味着,这九年,我给银行贡献了93.69万的利息。
93.69万。
我盯着这个数字,突然感到一阵眩晕。
九年,我过的是什么日子?
没有旅游,没有娱乐,没有社交。每天就是上班、回家、睡觉,周而复始。
老婆的衣服还是三年前买的,孩子想要的玩具总是说等等,父母生病了也不敢让他们住好一点的医院。
这九年,我们省吃俭用,拼命工作,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每个月能按时还上9800。
可这9800,几乎都进了银行的腰包。
我的本金,九年才还了12万。
按照这个速度,我要还到第15年,才能把本金还掉一半。要还到第30年,才能彻底还完。
那时候,我68岁了。
我能活到68岁吗?就算活到了,那时候的我,还有精力享受生活吗?
这笔贷款,就像一副枷锁,锁住了我的前半生,也锁住了我的后半生。
第二天中午,我请假去了银行。
这次,我要当面问清楚。
"我要见你们行长,"我对大堂经理说。
"先生,您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我来帮您处理。"
"我要见行长!"我的声音很大,引起了其他客户的注意。
大堂经理看了看我,点点头:"您稍等。"
十分钟后,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出来了。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笑容和蔼。
"先生,您好,我是副行长张明。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我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掏出那些还款记录,一股脑儿摊在桌上。
"张行长,我想问问,这公平吗?"
他看了看那些记录:"先生,您这是..."
"我2014年贷款买房,183.75万,选择的是等额本息,30年期。现在2023年,我还了九年,每个月9800,一次都没断过。"
我指着记录,手指在颤抖:"您看看,这九年,我一共还了105.84万。可我的贷款本金,只减少了12.15万。其余的93.69万,全是利息!"
"这公平吗?我还了一百多万,本金才还了12万!照这样下去,我前15年还的基本都是利息!这到底是买房,还是给你们银行打工?!"
周围的客户都停下来,看着我们。
张行长的笑容收了起来:"先生,请您冷静一下。"
"我冷静不了!"我的声音越来越大,"九年了!你知道我这九年是怎么过的吗?"
"为了每个月的9800,我拼命工作,连病都不敢生!我老婆为了省钱,身体不好也不敢去医院!我爸高血压,我让他吃便宜药!我儿子想吃个汉堡,我都要考虑半天!"
"我们一家四口,九年没出去旅游过一次,九年没下过一次馆子,九年活得像狗一样!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按时还你们的贷款!"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可我现在才知道,我还的这一百多万,几乎都是利息!本金根本没怎么动!"
"我这九年,到底是在还债,还是在给你们送钱?!"
张行长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先生,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是,您选择的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这种方式前期本来就主要还利息,后期才还本金。这在您签合同的时候,都有明确说明。"
"说明?"我惨笑一声,"你们当初就告诉我每个月还9800,30年还完。谁告诉我前面九年还的几乎都是利息?谁告诉我还了一百万,本金才还十几万?"
"先生,"张行长的语气开始有些不耐烦,"这些都在合同条款里,是您自己没有仔细看。而且,等额本息是最常见的还款方式,大部分购房者都选择这种。"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选这种?"我盯着他,"因为你们只告诉我们每个月还多少钱,而不告诉我们实际在还什么!"
"先生,这不是我们银行的问题,"张行长站了起来,"您的贷款流程完全合规,您自己签了字,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您觉得还款压力太大,可以考虑提前还款,或者卖掉房子。"
"提前还款?"我也站了起来,"我要是有钱提前还,我还会来找你吗?卖房子?我卖了房子,一家人住哪?"
"那这些不是我们银行能解决的。"张行长的态度彻底冷了下来,"先生,如果您没有其他业务要办理,请不要影响其他客户。"
他转身要走,我突然抓住了他的胳膊。

"等等!"我的声音在颤抖,"你就不能告诉我,怎么样才能少还点利息吗?怎么样才能让我的本金减少得快一点吗?"
张行长甩开我的手:"先生,请您自重!如果您继续这样,我只能叫保安了!"
那一刻,我看着他冷漠的脸,看着周围客户异样的眼神,看着保安正在朝这边走来,突然感到一种巨大的绝望。
我松开了手,踉跄着后退了两步。
张行长整理了一下衣服,冷冷地说:"先生,贷款是您自愿申请的,还款方式是您自己选择的,合同是您亲手签的。这一切都是合法合规的,跟我们银行无关!"
他转身离开了。
我站在大厅中央,看着他的背影,看着周围那些或同情或冷漠的目光,突然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
"九年啊..."我抱着头,放声大哭,"我这九年是怎么过来的..."
保安走过来想扶我起来,我却挣开了。我从包里掏出所有的还款记录,一张张摊在地上。
"你们看!你们都看看!"我指着那些记录,嘶声喊道,"这就是银行的套路!让你以为自己在还债,实际上前面十几年都在给他们还利息!"
大堂里的人都围了过来,有人拿出手机拍摄。
我不在乎了。我只想让所有人都知道,等额本息这个还款方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坑...
08
那天在银行的视频,被人传到了网上。
短短两天,播放量就超过了500万。评论区里,无数人在讲述自己的经历。
"我也是等额本息,还了七年,本金才还了8万..."
"我贷款150万,到现在还五年了,本金才还了6万多,其他全是利息。"
"银行就是在玩文字游戏,表面上说每个月还多少,实际上前面都在还利息。"
"当初办贷款的时候,根本没人说清楚,我们这些普通人哪懂这些套路。"
也有人骂我:"都是成年人了,签合同不看清楚怪谁?"
"你自己选的等额本息,还好意思怪银行?"
"活该,谁让你当初不算清楚就签字的。"
我看着那些评论,五味杂陈。
是,我确实签了字。可当初我真的不懂,我以为每个月还9800,30年还完,就是这么简单。
我没想到,这9800里,头几年几乎都是利息。
我更没想到,还了九年一百多万,本金才还了十几万。
如果当初有人跟我说清楚,说"你选等额本息的话,前十年主要还利息,本金基本不动",我还会选吗?
我肯定不会。
我会咬咬牙选等额本金,哪怕第一个月要还1.2万,哪怕前几年压力大,我也会选。
因为我知道,长痛不如短痛。
可当初没人告诉我这些。银行的人只是简单地问:"您选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
我不懂,就选了听起来压力小的等额本息。
现在,我为这个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09
视频火了以后,有几个媒体找到我,想做采访。
其中一个记者,是个30出头的女孩,姓林。她说她也准备买房,看了我的视频,特别震惊。
"陈先生,您当初选择等额本息的时候,银行有没有详细解释过这两种还款方式的区别?"
我摇头:"没有。他们就问我选哪种,我说选压力小的,就定了等额本息。"
"那您知道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的具体区别吗?"
"不知道。我以为只是还款方式不一样,没想到会差这么多。"
林记者点点头:"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清楚。我咨询了几个金融专家,他们说,等额本息这种还款方式,确实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什么意思?"
"就是说,银行在宣传的时候,往往只强调每个月还款金额固定,压力小。但很少告诉客户,前期几乎都在还利息,本金减少得很慢。"
"而普通人不懂这些,以为每个月还9800,就是在正常还债。等发现真相的时候,已经还了好几年了,骑虎难下。"
我苦笑:"是啊,我就是这样。现在想提前还款,可手里没钱。想卖房子,可卖了一家人住哪?只能继续这么还下去。"
"陈先生,"林记者看着我,"您后悔吗?"
我沉默了很久,才说:"后悔。非常后悔。"
"如果能重来,我宁愿不买这么大的房子,宁愿选择等额本金,哪怕前几年压力大一点。"
"因为我现在才明白,短期的压力,总比长期的绝望要好。"
采访播出后,又引起了一轮热议。很多人开始关注房贷的问题,开始研究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的区别。
有专家站出来说,银行在推销贷款产品时,确实应该更加透明,更加详细地告知客户各种还款方式的利弊,而不是简单地让客户自己选择。
也有银行的人反驳,说合同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是客户自己不看,不能怪银行。
双方争论不休,可对我来说,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我的贷款还在,我的压力还在,我的生活还在继续。
10
那次银行的事情之后,我整个人都变了。
以前,我总是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熬一熬,等把房贷还完就好了。
可现在,我连这个念头都没有了。
因为我知道,还要21年。21年后,我67岁。那时候,我还能干什么?
我开始失眠,经常半夜醒来,盯着天花板发呆。老婆说我变得沉默寡言,总是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抽烟。
孩子们也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儿子变得很懂事,从来不主动要东西。二宝有一次看到别的小朋友吃零食,眼巴巴地看着,却不敢跟我说。
那一刻,我心如刀割。
我把他抱起来,买了一大堆零食。他开心得不得了,可我看着那些零食,想着账户里又少了的几十块钱,心里空落落的。
老婆看出了我的状态不对,劝我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说我是焦虑症,开了药,让我多休息。
可我怎么休息?我不敢休息。
我不敢请假,不敢生病,不敢有任何懈怠。因为我知道,我一倒下,这个家就完了。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我67岁了,终于把房贷还完了。可我发现,家里只剩我一个人。
老婆不在了,孩子们也都不在了。整个房子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
我想找他们,却怎么也找不到。我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喊,却没有人应。
我惊醒了,浑身冷汗。
旁边,老婆在熟睡,呼吸均匀。我看着她的侧脸,突然很害怕。
我怕有一天,等我还完房贷,却发现我失去了比房子更重要的东西。
11
2023年5月,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要卖掉这套房子。
老婆很惊讶:"卖了我们住哪?"
"换个小点的,"我说,"这套房子现在能卖350万,还掉贷款205万,还剩145万。我们用100万买套小房子,剩下45万存起来,以后就不用这么苦了。"
"可是学区呢?"老婆犹豫,"儿子马上要中考了..."
"学区不是一切,"我看着她,"这些年,我们为了这套房子牺牲了太多。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我不想等到67岁还完房贷,却发现我们的人生已经过完了。"
老婆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好,都听你的。"
挂出去一个月,房子卖了。买家也是贷款,走流程花了两个月。
那天办完过户,我拿着那张350万的支票,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反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悲哀。
这套房子,我们住了九年。为了它,我们付出了太多。
可现在算下来,扣掉还的105万贷款,扣掉装修的30万,扣掉这九年的利息损失,我们实际上只赚了不到50万。
平均一年赚5万多,还不如把钱存银行。
更不用说这九年我们失去的那些东西--健康、时间、快乐、陪伴。
这些,用多少钱都买不回来。
还完贷款那天,我特意去了趟银行。柜台的小姑娘查询了一下:"先生,您的贷款已经结清了。"
我点点头,没说话。
九年,105.84万,就这样没了。
而我,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疲惫不堪的老男人。
现在,我们住在一套70平的小房子里。
没有学区,没有豪华装修,甚至有点老旧。但是,我们不用还房贷了。
账户里还有45万存款,我把它分成了三份。15万做应急资金,15万给父母养老,15万存定期,给孩子以后上大学用。
老婆继续在超市上班,我也继续做我的销售。但是现在,我们不用再那么拼命了。
周末,我们会带孩子去公园玩。偶尔,也会下一次馆子。虽然不是什么大餐,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感觉特别幸福。
儿子的成绩虽然不如以前,但人开朗了很多。他说,现在的学校虽然不是名校,但老师也很好,同学也很友善。
二宝也不用去托管班了,老婆每天接送他,陪他写作业,给他做好吃的。
这样的日子,平淡,普通,却是我这九年来最踏实的时光。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没有买那套房子,是不是就不会经历这些?
但转念一想,如果不是这九年的经历,我可能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房子、车子、面子,这些看起来很重要的东西,其实都不如家人的健康和快乐重要。
钱是赚不完的,债是还不完的。但生活,只有一次。
12
前几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林记者打来的。
"陈先生,您还好吗?"
"挺好的,"我笑了笑,"房子卖了,贷款还清了,现在轻松多了。"
"那太好了。"她顿了顿,"陈先生,我打电话来,是想告诉您一件事。您的经历引起了很大反响,现在很多人买房前都会仔细研究还款方式,不会再盲目选择等额本息了。"
"而且,有些银行也开始改进服务,在客户办理贷款时,会更详细地解释各种还款方式的利弊,甚至会帮客户算一下总利息,让客户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听到这些,我心里突然暖了。
"那就好,"我说,"我希望不要再有人像我一样,稀里糊涂地签了字,等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陈先生,您的经历帮助了很多人。"
挂了电话,我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夜景。
这个城市依然灯火通明,无数的人在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而奋斗。
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正像当年的我一样,背着沉重的房贷,咬牙坚持,以为只要熬过去就好了。
可他们不知道,有些坑,一旦跳进去,就很难爬出来。
有些选择,看似轻松,实则是在给未来挖坑。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让他们警醒,让他们在做出选择之前,好好想一想,这个选择的代价,自己承受得起吗?
现在回想起来,那天在银行大厅的崩溃,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如果不是那次彻底爆发,我可能还会继续麻木地还贷,继续过着那种窒息的生活,直到67岁。
可那次崩溃,让我看清了一些东西。
房子,只是用来住的,不值得用一辈子去供。
面子,只是别人眼里的你,不如活出真实的自己。
钱,是赚来花的,不是赚来还债的。
生活,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煎熬的。
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可真正明白,我却花了九年时间,付出了一百多万的代价。
现在,我终于解脱了。
虽然换了小房子,虽然没有了学区的光环,虽然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失败了。
但我知道,我找回了生活。
我找回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找回了睡个安稳觉的权利,找回了笑容,找回了希望。
这些,才是最珍贵的。
13
写到这里,我想对所有准备买房的人说几句话。
第一,买房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要被售楼处的花言巧语迷惑,不要被周围人的攀比心影响。量力而行,才能活得从容。
第二,选择还款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的区别。不要只看每个月还多少钱,要看总利息是多少,要看本金减少的速度。
如果你能承受前期的压力,一定要选等额本金。虽然开始还得多,但总利息少得多,本金减少得也快。
等额本息看起来轻松,但实际上是在给银行打工。前十年甚至十五年,你还的主要都是利息,本金基本不动。
第三,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投进房子。一定要留一笔应急资金,至少要够家里半年的开销。否则一旦出现意外,你连周转的余地都没有。
第四,不要为了房子牺牲生活质量。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供的。如果买房让你活得像条狗,还不如租房活得像个人。
第五,记住一句话:短期的压力,总比长期的绝望要好。
不要被眼前的轻松迷惑,要看到长远的代价。很多时候,选择一条难走的路,反而会让你更快到达终点。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和我一样的困境,不要放弃。
人生很长,不是只有房子这一件事。
及时止损,重新开始,永远不晚。
不要为了一套房子,赔上整个人生。
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从来不是房子,不是车子,不是面子。
而是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孩子的笑容,父母的安康。
还有,你自己内心的平静。
这是我46岁那年,在银行大厅崩溃后,用九年时间,用一百多万,换来的人生感悟。
希望你们,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愿每个人,都能活得清醒,活得从容,活得像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