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顿涅茨克这边,最让人捏把汗的就得是红军城的仗 -- 乌克兰那边管这儿叫波克罗夫斯克。
这座以前有 6 万人住的铁路枢纽,现在成了俄乌双方来回拉锯的 "血肉场子",而美国最近的一系列动作,更把泽连斯基政府逼得更难受了。

有人说乌军已经全线垮了,也有人猜美国要彻底不管基辅了,这些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咱们就着前线的仗打得怎么样、各方都在干些啥,好好唠唠。
红军城困在 "死局" 里:人少装备差,想守也难
红军城的仗还没到 "全线垮掉" 的份儿,但乌军的日子是真不好过了。从俄罗斯那边的战报看,俄军在这座城里推进得越来越快,11 月 6 号那天,俄军光一天就占了 64 栋楼,还把乌军十几次想解围的进攻都打回去了,之后又接着缩小包围圈,从东边往乌军防御的深处钻。

乌克兰这边虽然不承认部队被完全围死了,但也说正在重点加强这儿的防守,还坦言打退了俄军上百次进攻 -- 这事儿其实也能看出来,乌军在这儿的压力到底有多大。
真正让乌军头疼的,是两边兵力和装备差得太悬殊了。乌克兰独通社说,红军城有些地方,俄军人数是乌军的 20 倍;泽连斯基之前也公开说过,整个区域里俄军兵力是乌军的 8 倍,无人机数量更是乌军的十倍。
更要命的是,乌军很多部队缺人缺得厉害,有些部队剩下的人连满编时候的两成都不到。

士兵们只能躲在被炸烂的楼里,靠防弹毯勉强挡挡危险,要移动的时候,只能靠两条腿穿过 24 公里的 "杀伤区"-- 这地方到处是无人机,想派机械装备过去根本不可能,稍微动一下就可能挨炸。
可就算这样,乌克兰也不能把红军城丢了。这儿是顿涅茨克重要的交通节点,一旦丢了,俄军就能打通往周边推进的路,这也是乌军拼了命要守的原因。
但从现在的情况看,俄军已经打进了城中心,两边陷进了惨烈的巷战,而且乌军的补给线越来越弱,被 "包了饺子" 的风险是真在变大。

特朗普突然变卦:不谈军援要见普京,和谈的意思太明显了
就在泽连斯基盼着美国能给点硬气的支援时,特朗普的话给了他狠狠一击。之前乌克兰还盼着特朗普能松松口,给他们点 "战斧导弹" 呢,结果等来的却是特朗普要见普京的消息。
11 月 7 号,特朗普明明白白说,接下来想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和普京见面,现在美俄两边已经在商量这事儿了;他还跟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达成了一致,说俄乌冲突 "用不了多久就会结束"。
其实这也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说要和谈了。早在 8 月 15 号,他就和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见过面,那次俩人一聊就聊了两个半小时,核心就是怎么解决乌克兰的和平问题。

当时普京直接说了四个条件:乌克兰军队得全从顿巴斯撤出去,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战线可以先冻着不动,乌克兰不能加北约,也不接受西方往乌克兰派维和部队。
特朗普见完面就说,建议泽连斯基赶紧坐下来谈,还说冲突可能会以 "换块地盘 + 美国给安全保证" 的方式结束,甚至明着说支持俄罗斯提出的 "占着部分州、战线不动" 的想法。
更让泽连斯基心凉的,是美国对军援的态度。特朗普政府早就下令暂停给乌克兰送武器了,还要求乌克兰先拿出 "想和谈的诚意"。

虽然之前通过 "乌克兰优先要的东西清单" 这个机制,给过 10 亿美元的援助,乌美也聊过 900 亿美元的武器买卖,但现在美国明显没心思给武器了。
美国国防部长虽然催着北约盟国多买美国武器、再送给乌克兰,可法国、英国这些欧洲大国根本不接话,最后能真送到乌克兰手里的支援少得可怜。
对比下来,特朗普对和谈的热情高多了,还公开说泽连斯基 "一寸土地都不让" 的态度是在 "搅和" 和平的事儿 -- 这等于把所有压力都推给了基辅。

美国真要丢了基辅?其实是算自己的账,改了主意
要说美国现在就彻底不管基辅了,也不全对,但明显已经在调整对乌克兰的办法,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从做的事来看,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正在从 "全力送武器" 变成 "逼着谈和",这背后其实是好几层现实的考虑。
首先是国内和盟友的压力。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早超过一千亿美元了,特朗普政府早就对这笔钱不满;欧洲那些盟友也越来越不想掏钱援助了。

虽然美国防长还在催盟国出钱买美国武器,但荷兰、丹麦这些国家凑的 20 亿美元,跟之前的援助比起来根本不够看 -- 没有美国带头,欧洲根本填不上这个窟窿。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一直想把钱和精力转到别的地方,对俄乌这种 "耗着打的仗" 早就没耐心了,这也是他急着推动和谈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美俄打交道的深层心思。8 月阿拉斯加见完面后,美俄在怎么解决冲突上已经达成了不少共识,俄罗斯甚至同意在和平协议里加一条 "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证",而美国则搁置了对俄罗斯的新制裁。

现在特朗普要再跟普京见面,明显是想把最终的方案定下来。这种绕开乌克兰、美俄自己谈的做法,本身就说明基辅说的话已经不算啥了。俄罗斯之前也说过,跟乌克兰总统见面的条件还没成熟 -- 言下之意就是跟美国谈才管用,这正好戳中了乌克兰的软肋。
不过美国也不会完全不管乌克兰,毕竟还想在欧洲保持影响力。特朗普提到的 "安全保证" 其实是个伏笔,想靠这个代替乌克兰 "加入北约" 的要求 -- 既安抚了基辅,又满足了俄罗斯最在意的事。

但这种保证到底有多少用,谁也说不准,毕竟美国连一直送武器都做不到了。对泽连斯基来说,最尴尬的是:自己坚持 "一寸地都不让",在美俄眼里却成了和谈的障碍;而且红军城的仗打得越差,美国逼基辅让步的底气就越足。
现在的情况其实很清楚了:红军城的仗还在打,但乌军守得越来越费劲;特朗普和普京见面的事已经提上日程,和谈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美国正在从 "帮乌克兰打俄罗斯" 变成 "逼着乌克兰跟俄罗斯谈",基辅说话的分量越来越轻。

这场冲突最后会怎么样,越来越不取决于乌克兰想不想 "不让地",而是美俄两家能不能谈妥利益交换。对泽连斯基来说,接下来能选的路恐怕会越来越少,而红军城最后怎么样,说不定就是这场冲突到头来结局的一个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