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近10年我国年平均高温日数增多25%,高温正演变为昼夜连续复合灾害

2025-08-19 14:24  每日经济新闻

地球"热麻了"!

6月葡萄牙莫拉地区46.6℃;西班牙局部地区46℃,打破1965年以来纪录;法国40.9℃,创气温新高;意大利对21城发布最高级别红色警报……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今年立夏至大暑节气期间,我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截至8月7日,国家级气象站已有94个打破8月高温纪录。

全球是否正面临热浪常态化趋势?高温天气对经济运行产生了哪些直接和间接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室正研级高工柳艳菊、业务系统发展与运控室高级工程师张思齐、气候服务室高级工程师崔童、气候预测室高级工程师吕卓卓、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副研究员黄大鹏、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室工程师徐源等六位专家进行专访,请他们详细解读高温对经济的影响。

地球正在经历热浪常态化

NBD:近年来,全球多地高温频频刷新纪录,我们是否正面临热浪常态化趋势?

柳艳菊:热浪常态化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一趋势不仅威胁人类健康与经济安全,更挑战地球生态系统的临界点。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明确表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大部分地区极端高温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多地遭受极端甚至突破历史纪录的高温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这一结论已得到气候科学、历史数据和全球观测的多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