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虎毒不食子,然而在山东威海,却发生了一起令人无比愤怒的案件:只有5岁的男孩小涵,惨死在自己母亲以及母亲情夫的手中。而孩子在离世前,遭遇了这对禽兽情侣惨无人道的折磨。以至于案发之后,一手拉扯小涵长大的孩子姥姥都不顾母女之情,痛斥自己的女儿:判你死刑吧,你该下去陪孩子!今日(6月24日),这起案件在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小涵的母亲被判刑15年,其情夫被判死刑。
身为幼师 她出轨有妇之夫
我们把时间回溯到2016年。在山东威海市,女子陈某经人介绍,和老实巴交的小郑相亲相识。
陈某的职业,在崇尚"体制内"的山东颇具诱惑力--她是一名幼儿园教师。而且从陈某日常的社交媒体发布动态看,她是个颇具爱心和亲和力的"好老师"。在陈某日常发布的某平台视频中,几乎全部是她和幼儿园小朋友互动的场景。看上去陈某满脸笑容,和蔼可亲,颇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冲着陈某的职业光环,和她在社交媒体上精心装扮出来的人设,小郑觉得陈某一定也会是一位好母亲。于是两人相识不久后就结了婚。结婚后第二年(2019年),爱情结晶--小涵出生了。
但是初为人父的小郑万万没有想到,儿子出生后的妻子陈某撕下了原来的精心伪装,变得让人不认识了。她开始频繁穿梭于各大社交平台,沉迷于网络交友,认识了大批身材健硕样子英俊的"小鲜肉"。在这些"小鲜肉"之中有个叫石某的有妇之夫,很快和陈某勾搭在一起,两人出双入对,完全把各自的家庭抛之脑后。
谁也想不到,有了家庭和儿子的陈某,竟然会完全中了"爱情的毒"。2024年2月,她向丈夫提出了离婚,并要求抚养儿子小涵。
"我其实是舍不得儿子的,这样的母亲能带好孩子吗?"事发后回忆起离婚时的场景,小郑仍然后悔不迭。但他想到妻子毕竟是幼师,再说孩子当时才5岁,离不开妈妈。"我想着等孩子再大一点,再把他接到身边照顾。"小郑说。
但这个决定,必将让这位年轻父亲后悔终身。
恶魔"后爸":殴打孩子代号"打机器人"
和丈夫离婚后,陈某带着小涵和石某,一起到威海文登区租了套房子,"一家三口"住了下来。陈某让小涵喊石某"爸爸"。
但是石某其实是个名副其实的恶魔--他没有正当职业,和陈某同居时甚至还没离婚。这个人在当地臭名昭著,仗着自己练过武术横行霸道。而自从他看到小涵的第一眼起,就产生了虐待孩子的恶念。"我觉得他就是影响我们两人生活的绊脚石。"案发后石某说。
起初,石某还是背着陈某虐待小涵。据他们的邻居说,石某平时不上班,陈某上班后只有他和小涵在家,邻居们经常能听到石某的呵斥声和小涵的哭声,有时能听到物品坠地的声音。石某当时还威胁小涵:敢告诉妈妈我就打死你。
但是即使是凶残的石某,也完全没有预料到身为母亲的陈某有多么冷血恶毒--2024年3月,陈某偶然间发现儿子被"后爸"殴打。然而她却带着鼓励的口气告诉男友:你是不是饿了?我给你做饭去,等你饿了来吃饭。
看到女友如此反应,石某更是将殴打孩子当成了无所谓的事情。令人发指的是:此后他经常跟陈某在微信里交流殴打孩子的事情,甚至专门给这件凶残举动起了个代号--打机器人。"咱们今晚要狠狠打机器人"这是警方案发后从两人微信聊天中调取的信息。字字句句都透着凶残和恶毒。
连续4天虐待 5岁男孩惨死
2024年3月22日晚上,最终的悲剧拉开了帷幕。
当天晚上7点,陈某喊儿子去睡觉。目的是为了和石某行苟且之事。但是5岁的男孩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怎么可能安安静静躺在床上。因为小涵睡觉晚了点,这对禽兽男女就商量要狠狠打小涵一顿。"好好管教他"。于是当着妈妈的面,石某暴打了小涵一顿。孩子虽然大声哭叫妈妈救我,但冷血的陈某一直无动于衷。
3月23日晚上,可怜的孩子遭遇了第二次虐打。这次先动手的是母亲陈某,理由同样是"你睡觉太晚"。接着石某也对孩子拳打脚踢,甚至连续扇了孩子十几个耳光,还用手肘和拳头猛砸孩子的腰部头部。据邻居描述:能听到孩子喊了三十多声妈妈救我。
一声声泣血呼救,连邻居都听到了。而同处一屋的妈妈陈某仍然不为所动。
3月24日、3月25日,对5岁的小涵而言是如同地狱般的两天。这两天陈某去上班,石某和小涵在家独处。石某持续殴打孩子、掐脖子,直至孩子吐血、窒息,嗓子都哭哑了。晚上被强迫睡在地板上。而陈某对此不闻不问。3月26日上午10点,又遭殴打的小涵开始抽搐。直到此时,石某才发现事情不对劲,赶紧打电话喊陈某回家。"你儿子不行了,赶紧去医院。"从小区监控视频中可见,这对禽兽男女抱着小涵下楼时,孩子的腿已经僵直。在送到医院之前,这个刚刚5岁的幼儿已经停止了呼吸。
他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苍天有眼 禽兽男女恶贯满盈
经医院诊断,小涵是胸腹部遭受钝性外力作用,造成肝脏破裂及多脏器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换句话说,孩子是被活活打死的。
案发后,禽兽男女石某和陈某被抓获归案。可笑的是,面对警方审讯,陈某猖狂地说:孩子是我生的,我打他是应该的。
此时最为悲伤的,莫过于小涵的亲生父亲小郑和他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小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次次泣不成声。"我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都说虎毒不食子,如果你不想养儿子,为什么要抢抚养权?"
而小涵的姥姥姥爷在思念外孙的同时,更深深恨着毒如蛇蝎的亲生女儿。他们把全家合照中女儿的那一半全部撕掉了。认为她不配做一家人。"我觉得她(陈某)就应该判死刑,她这个当妈的应该下去陪孩子!"孩子姥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哭着说。
2025年3月,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此案。陈某被指控故意伤害罪和开设赌场罪(讽刺的是:这位幼儿园老师曾经组织他人参与境外网络赌博,可见恶行昭彰。)而石某则被指控犯故意杀人罪。在法庭上,陈某大言不惭地说:你们要么判我死刑,要么少判我几年,我要早点出去还人情债。
直到此时,她对儿子之死,仍然毫无悔意。
据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6月24日,法院宣判此案:石某被判处死刑,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3个月。小涵的爷爷哭着说:我要把这份判决书,烧给孩子一份。
虐童案件频发 如何筑起孩子的生命防线?
恶魔石某伏诛被判死刑,而本应是孩子最后庇护者的母亲陈某仅获刑15年。判决虽下,悲愤难平。小涵的悲剧绝非孤例,近期多起恶性虐童案件不断撕裂社会神经,其背后是多重防护网的层层失守。
陈某案中最令人发指的是生母角色的彻底异化。作为法定监护人,她非但不保护,反而成为施暴共谋甚至主谋。职业光环(幼师)与私下暴行的极端反差,揭示了某些人监护责任的彻底沦丧与人格扭曲。当最该爱孩子的人变成加害者,孩子的处境便如坠深渊。
石某作为非血缘"后爸",视小涵为"绊脚石",其暴力倾向在缺乏约束的封闭空间迅速发酵。离异重组家庭易形成监管盲区,若新伴侣品行不端且原生父母失察,孩子便暴露于巨大风险。本案中,生母的纵容更将危险推至极点。
邻居多次听到孩子凄厉哭喊"妈妈救我"及异常声响,却未能有效干预。这反映社会监督敏感性的不足和行动力的缺失。同时,现有儿童保护机制在主动发现、强制报告和紧急干预方面仍显笨拙,常待惨剧发生才姗姗来迟。
网友愤怒:她配活着吗?
"判15年?她配活着吗!"、"亲妈是帮凶,比畜生都不如!"、"'打机器人'?你们才是该被销毁的机器!"--网友的愤怒排山倒海,直指陈某量刑的争议。孩子姥姥那句泣血的"你该下去陪孩子",更道出公众对生母刻骨之恨:"三十多声救命救不回亲妈回头"的细节,让无数人痛问:为什么无人能阻止这场持续四天的公开谋杀?
从法律角度而言,石某被判死刑,罚当其罪。作为主犯,其持续、残忍的虐待行为(殴打要害、扇耳光、致内脏破裂)直接导致死亡,主观恶性极深,手段特别残忍。死刑判决符合罪责。但陈某作为母亲,其负有法定监护职责却长期纵容、协助石某施暴,甚至在关键时刻见死不救,构成故意伤害(致死)共犯。争议焦点在于:** 其不作为与积极协助是否被充分评价为"情节特别恶劣"?公众普遍认为,其身负人伦重责却自甘堕落为"兽",十五年徒刑难慰亡童之灵,亦难平天下之愤。
现行法律对监护人的"消极虐待"(不作为、漠视)评价与处罚体系,相比直接施暴,有时显得模糊与乏力。如何更精准地追究监护失职、协同犯罪者的罪责,是司法实践需直面的课题。
有专家建议:应该修订虐待罪与监护责任条款,明确将监护人"系统性忽视"、"长期纵容他人施暴"等纳入"情节恶劣"范畴,提高量刑幅度。同时建立监护资格即时剥夺与临时安置的绿色通道,一旦发现高风险苗头,迅速将孩子转移至安全环境。此外还应消除公众"多管闲事"或"举报无用"的顾虑。建立对有效举报者的适当激励与保护机制。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赋予基层工作者更明确的儿童安全巡查与初期干预职责。毕竟邻居的警觉与一次及时的报警,或能改写生死。
小涵僵硬的小腿被抱下楼梯的画面,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良知的一道伤疤。石某伏法,陈某入狱,但司法的落幕远非终点。唯有让法律防护网织得更密、让社会的眼睛更亮、让每一颗心对孩子的哭声都无法装睡,才能让"虎毒不食子"不再被血泪证伪。愿小涵们的血,最终能浇灌出让孩子免于恐惧的荆棘之墙--这是对逝去生命最沉重的告慰,也是对"人"之称号最后的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