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玉清被假冒诈骗,70多岁女子损失千万

2025-10-09 16:14  头条

七十岁的台北老人坐在电脑前,颤抖着手再次转账了一大笔钱,屏幕那头的假"费玉清"发来腿部缠满绷带的AI照片,而她已是第八个月这样做了。

一名70多岁的台北女子,在社交媒体上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骗子冒充费玉清,通过私信联系她,声称"小哥"在日本出车祸导致腿部骨折,急需资金进行手术治疗。

为了让谎言看起来真实,诈骗团伙还利用AI技术合成了费玉清坐轮椅、腿部缠满绷带的假照片,甚至连护理人员照顾他的画面都伪造得惟妙惟肖。

 骗局浮出水面

这起诈骗案始于今年2月,持续了整整8个月,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新台币。

诈骗团伙在社交媒体上开设了"费玉清粉丝团"账号,锁定了这名经常点赞互动的70多岁女性为目标。

他们通过私信功能,假冒费玉清本人与这名女子交流。

骗子一开始就编造了一个紧急情况--费玉清在日本遭遇车祸,腿部骨折,需要钱进行手术。

 AI伪造增加可信度

这起诈骗案的不同之处在于,骗子大量运用了AI技术伪造证据。

他们不仅合成了费玉清坐轮椅的照片,还制作了腿部缠满绷带的画面,甚至伪造了护理人员在旁照顾的影像。

这些伪造的视觉材料看起来十分逼真,对于不熟悉技术的人来说,很难辨别真伪。

AI生成的影像成了骗子获取信任的重要手段,让受害者对他们的说辞深信不疑。

 得寸进尺的贪婪

诈骗团伙的第一步是索要350万元新台币,声称这是住院开刀所需的费用。

在得手之后,他们并没有收手,而是变本加厉地编造了新理由。

他们告诉受害者,费玉清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再次索要650万元新台币。

这还不够,他们又编织了新的故事--谎称要在香港开设孤儿院需要赞助,又一次骗走了100万元新台币。

受害者的困境与觉醒

在这场骗局中,受害者不仅用尽了自己的积蓄,还向亲友借贷了175万元新台币。

她甚至将骗子发来的假费玉清影像传给朋友,以证明自己借款的正当性。

直到亲友察觉异常,仔细查看了她的转账记录,才发现这可能是一场骗局。

在亲友的劝说下,这名女子才最终报案,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被骗经历。

 经纪人的正式声明

针对这起诈骗事件,费玉清经纪人发布了严正声明。

声明中明确表示,"小哥"出道以来从未开设任何社交媒体账号。

网络上所有以费玉清名义联系粉丝的账号全部都是假冒的。

经纪人提醒粉丝务必提高警觉,不要相信这些冒名顶替者。

 费玉清的退休生活

实际上,费玉清已于2019年正式告别歌坛。

他在台北举办了告别演唱会最终场,为自己47年的演艺生涯画下句点。

当时他曾动情地表示,"身为一个歌者,就是在寻觅他的知音,各位朋友,你们就是我的知音。"

退休后,费玉清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仅有公益活动和送给艺人朋友的花篮能证明他依然关注着这个圈子。

类似骗局屡见不鲜

假冒明星进行诈骗的案件并不罕见。去年,老牌港星黄百鸣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有人盗用他过去的影片,假借其名义代言一个不知名的药膏品牌。

更早些时候,陈佩斯父子账号也发布声明,要跟某些冒充陈佩斯发布煽动言论的违法账号硬刚到底。

在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曾开庭审理一个有组织假冒靳东等明星的犯罪团伙。

他们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假冒明星的视频或音频,吸引中老年妇女,骗取对方信任后索要钱款。

这个案件就像那些假冒靳东的骗局一样,犯罪团伙盯准了情感空虚的中老年人,利用他们对偶像的信任和关心。

骗子们像专业的编剧一样,不断丰富着诈骗剧本的细节。

从最初的骨折手术,到术后感染需要二次手术,再到香港开设孤儿院需要赞助,每个环节都配有精心伪造的AI影像。

对于不熟悉技术的老年人来说,这些证据足以让他们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