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怎么这么大!"10月6日,江苏常州,一男子在路边便利店买水,他看到一瓶"葵花仁油",老板急忙解释道是新型功能饮料,他就花3元买了一瓶,结果尝了一口,却发现真的是油!原来,老板误以为亲戚送的油是饮料,就给拿到店里了。网友:这下亏惨了!
当天赵先生骑车外出玩,途中有点口渴,就想到便利店买水,眼前的"葵花仁油"瓶子看起来有些与众不同,但细看之下,瓶子的标签和设计并不像传统的食用油瓶。
老板在看到赵先生拿起瓶子后,马上介绍这款是"新型功能饮料",赵先生一听,心想着如今饮料市场的创新层出不穷,便半信半疑地买了下来。
随后他骑着车继续前行,打算在休息时喝一口这个"新饮料",结果拧开瓶盖的一瞬间,他感觉不对劲,瓶盖下竟然还有拉环,似乎像是油桶的设计。
这时候,赵先生的疑虑更深了,犹豫了一下,他还是喝了一口,顿时感觉口中一股浓油味,他立马吐了出来,瞬间意识到,自己不是喝了饮料,而是误喝了一瓶食用油。
显然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赵先生只好默默忍住失望,继续骑行,心里想着,这次是自己"倒霉"了,由于离店已经较远,他没有马上返回找老板解决问题,但第二天,他带着那瓶"葵花仁油"回到了便利店,准备找老板澄清这件事。
老板看到赵先生回来,似乎也有些尴尬,原来,这瓶"葵花仁油"并不是饮料,而是老板的亲戚节日送的食用油。
老板误以为这是新型饮料,完全没意识到包装和设计上和常见饮料不同,竟然放到了店里卖了出去,老板很懊恼地表示,这瓶油是他亲戚送的,他没好好检查,结果就误卖了。
奇怪的是,赵先生是唯一一个发现问题并回来的顾客,其他几瓶早就卖掉了。
这件事背后,其实透露了现代包装设计带来的一些问题,如今的产品包装越来越多样化,很多看似普通的瓶子和包装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解产品的性质。
尤其是对于一些创新型包装,商家和顾客双方都可能会出现误解,就像这次,老板对这种包装过于自信,甚至在没有仔细辨认的情况下就当作新产品推销给了顾客,导致了误会的发生。
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包装创新无疑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但商家在包装设计和商品推广时,不能忽视基本的消费者认知。
在一些商品特别是食用产品的包装上,应该更加明确和直观,避免类似的误导,而作为消费者,也应该在购买时保持警觉,尤其是在遇到不常见包装时,仔细核对标签和商品信息,以免发生类似的尴尬和损失。
当然,不能忽视的还有家长对于孩子的食品教育问题,现代市场上的食品包装非常多样,孩子们往往对新颖的包装感到好奇,家长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辨识能力,避免误食错误的东西。
尤其是对于一些功能性饮料和食用油之类的产品,包装设计如果没有明确的区分,家长更应提醒孩子。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不难发现包装设计虽为创新,但也可能成为误导消费者的"陷阱",商家在追求美观和吸引眼球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实用性和清晰度。
避免过度创意让消费者误解产品功能或性质,最终影响到品牌的信誉和消费者的体验,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尤其是遇到不常见的包装和产品时,多一点谨慎、多一点检查,才不至于让自己吃亏。
这件事虽然小,但却能引发我们对当下食品包装以及商家责任的深思,也提醒了我们面对新兴市场和创新包装时,保持足够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