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之下,燃油车企业也加速革新。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超预期,共计零售69万辆。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为49.5%,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但仍未过半。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燃油车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战"风暴,以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推出"一口价"策略,试图通过透明定价和低价争夺市场份额。例如,吉利汽车将A级轿车门槛下探至4万元级。
对此,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燃油车品牌试图通过"一口价"模仿新能源的定价逻辑,消除"价格不透明"的竞争短板;另一方面,传统燃油车因定价权分散导致价格体系混乱,主机厂需通过"一口价"收回定价权,防止终端价格战损害品牌形象。
与此同时,各大车企还在继续推动油电平权,试图补上燃油车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例如,吉利宣布将会在后续所有产品的改款及新产品中使用全新3.0的电子电气架构,让所有的燃油车都能具备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功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行业企业把竞争重点从拼价格转到提质量、优服务上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