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甄选之外,这一年俞敏洪还做了什么?(2)

2024-01-26 14:05  三联生活周刊

身穿白衬衫或基础款卫衣,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手里来回把玩着一支笔,老俞的"妆造"和舞美几乎于无,但内容却干货满满。"我认为人生是没有真正的失败的,每一次失败都是你下一次起飞的弹跳板。"娓娓道来的状态就像生活中长辈在午后的一次闲谈。很多网友一路追更,有网友感慨,"我老公都没有俞老师跟我见面次数多"。

与其说,老俞这股子憨劲儿用在了直播上,不如说他还是在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正因此,俞敏洪和团队一起琢磨出"远山博学课"直播课,这是新东方公益众多公益项目之一。每节博学课40分钟,一百多所小学同步收看。

董宇辉正在《远山博学课》上讲课

"远山博学课"的第一课是老俞亲自讲的,他的讲课风格自然松弛,调侃自己也是农村的穷学生,父母都不认识字,立即与正在线上上课的乡镇学生拉近了距离。与热闹的东方甄选直播间不同,这里只有大山的背景和他缓缓讲课的声音。

除了自己讲,老俞更多的是邀请各行各业的名人来讲。医生陶勇、小朋友最熟悉的凯叔、跳水女皇高敏、主持人敬一丹……每位嘉宾都像是真的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小朋友,用温柔的话语缩短乡镇的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的信息鸿沟。

"远山博学课"的嘉宾,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行业,分享小朋友可以理解的专业知识,比如陶勇分享了保护视力的技巧,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分享缓解压力的方式,小提琴家吕思清给小朋友详细介绍了小提琴……说到底,老俞这个憨人,被现实痛击了无数次,就是放不下这颗育人的心。

骨子里,永远是一位老师

"其实我和俞老师并不是在东方甄选认识的,也不是在新东方认识的。"说这句话的是毕业于北大、如今在东方甄选做主播的林林。会乐器、文字功底了得的林林,从小在内蒙古的一个小村子里长大。父母都是农民,但却坚持让两个女儿读书。

主播林林在讲和俞敏洪的渊源

林林考上北大后,年逾五十的父母赚钱更加吃力。林林没有钱付学费,便申请了新东方奖学金。这笔奖学金每年五千元,正好可以覆盖北大的学费。林林感恩地说道,"是新东方、俞老师给我付的学费。"她还拿出了2016年大学四年级时写给新东方的感谢信,"自己会在未来的路上时时刻刻记得回报这个给予自己机会和让自己成长的社会。"听着林林讲完,老俞憨憨地说道,"看来我还是有点用处。"

早年,老搭档王强常调侃老俞的老实和窝囊。讨厌老俞的人说老俞城府很深,喜欢他的人赞他真实厚道,这么多年下来,大家已经明白了老俞的为人。而内部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说,俞老师非常勤奋,对员工也很宽厚,真正交往的时候会觉得他不像老板,更像老师。

"一位老师",这可能是俞敏洪最喜欢的身份。

如今距离创立"新东方"过去了三十年,距离创立"东方甄选"也过去了三年。回溯东方甄选,不难发现,一个良好、有力的平台何等重要。从教培行业叫停,到新东方老师直播;从选择农业入局,到开双语直播;从文采出众,到诗和远方……如果没有一个平台的支撑,无论是文化需求,还是情感沉淀,都难以让老俞如此快地重新破局。

可以说,抖音以信息的激荡融合文人的情怀,成就了俞敏洪和新东方应对困难、挑战和变化时的这段佳话。这是一种大时代下的相互成就,也是峥嵘岁月里的彼此支撑。

扛过了一波又一波风浪,老俞身体消瘦了、抬头纹更深了,但笑容也更温暖了。这个老头就是没被打倒,反倒更加热爱生活。老俞越来越喜欢户外活动,夏天去骑马,冬天去滑雪。如果打开老俞的抖音,会看到别人给他拍的滑雪视频,还有他给别人拍的滑雪视频。如果实在忙的没时间,老俞每天至少要坚持走一万步。

俞敏洪拍摄的滑雪视频

"太拼了。"老俞的员工们这样说。老俞摆摆手,解释他的"时间观念","因为你并不知道老天给你多少年,这个世界上也并不存在'向天再借五百年'这样的奇迹。人生最长不过百岁,这意味着我剩下的岁月也许已经不多了,因为真正的有效年龄也就到八十岁。"

2024,老俞更加"马不停蹄"。2024年,他打算为新东方在抖音新开一条文旅赛道。他已去不少地方考察采风,一把年纪的老俞只带一个生活助理和两个摄像,没人介绍的话,估计对方都不会相信这就是拼了半辈子的憨人老俞。在文旅赛道上,抖音也和俞敏洪不谋而合。毕竟在做公益、做科普、做知识普惠这些事上,抖音也有一股子憨劲。

俞敏洪

读《老人与海》时,难以忽视那段关于面对人生与苦难的描写,"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老俞对这句话的体会,不仅源自阅读,更源于实践。

世事变幻,如今人与人的关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老俞成为老俞,也是大众的力量在抖音这样的平台上促成的。而更大的平台也必将影响更多的人。这是时代的魅力,不独属于老俞,同样属于你我。

老俞在2023年的奔忙,也是中国"经济光明论"的一个新注脚。面对再大的风浪依然百折不回、愿意下并敢于下"笨功夫",他身上体现的企业家精神和愚公之力,也在激励创业者和后来者,在这个冬天给了更多人信心。